什么是“卖贷款”?
原标题:什么是“卖贷款”?
2009年三季度以来,在信贷规模控制的压力下,一些银行每到月末、季末就为贷款规模超限犯愁,“卖贷款”开始风生水起。尤其是在监管机构要求银行上报非现场检查资料的前一段时间,不少银行通过转让将部分信贷资产调到表外。通过转让,数十亿元的信贷资产可以轻而易举地从银行资产负债表中“隐匿”起来。
2009年9月底,某银行工作团队成功将一笔5亿多元的贷款“卖”给了一家城市商业银行。此项贷款是提供给一家具有国资背景的房地产企业用作地产项目开发的,期限三年,半年后到期,有抵押物和担保,贷款的违约风险小。而且,该企业开发的房屋售价已突破每平方米1万元,房屋销售状况良好。
急式转让的出现,使价格定得相对宽松。转让行一般是以九折甚至更低价位“卖”给中小银行,受让行安享“无”风险收益。其实,现在多数银行开展的信贷资产转让是情非所愿。由于2009年上半年一味“跑马圈地”,扩张市场规模,部分银行的监管指标频频亮起红灯。而现在监管机构眼中更是不揉沙子,一旦资本充足率、单一大客户贷款比例、存贷比等指标突破限制,银行在业务创新或者市场准入等方面将受到严格限制。
2009年上半年,信贷集中投向了有政府背景的项目,地区性金融机构分羹甚少,所以现在小银行、城商行和财务公司的资金面较为宽松。再加上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信贷资产多为规模大、风险小、定价高的优质资产,因而多被小银行等机构当成“香饽饽”瓜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