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5亿贷款上门保收粮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4-01-27 10:55:31

原标题:每日5亿贷款上门保收粮

“相比去年,今年的高档服饰要好卖得多了,附近农户都种了不少地,春节前卖完粮,手里有了钱,买起东西也大方了,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在黑龙江省东部产粮大市------虎林,经营服装生意的张老板高兴地说。

据了解,虎林市毗邻“米都”建三江,是黑龙江省东部粳稻主产区之一;这个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小县城商业繁荣与否,主要取决于周边农户的粮食卖得怎么样,相比2013年初张老板亲身经历的萧条,2014年初周边农户手中明显充裕了许多,而这一切都源自农户的粮食好卖了,而且还卖上了个好价钱。

天下粮仓,拜托龙江。对于黑龙江省的广大农户来说,卖粮收入是其主要收入来源,农民年过得踏实不踏实,就得“拜托”秋粮卖得顺利、卖上个好价儿。

年度秋粮收购开始以来,为使农户辛勤收获的粮食能及时卖得出、卖得好,黑龙江省农发行积极贯彻农发行总行“多收粮、收好粮、防风险”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前为承储企业发放铺底资金,主动“送贷款计划”上门,为广大农民印制、发送承储企业敞开收购“好消息”,推进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确保收购资金不“断档”、不脱节。

据了解,自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1月10日,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共发放粮食收购贷款637.66亿元,同比多投放376.42亿元,平均日投放售粮资金近5亿元,共支持收购入库粮食435.01亿斤,同比多收购入库粮食254.50亿斤,收购进度快于往年。

相比以往,2013-2014粮食年度收购政策的出台略晚一些,为满足农户的卖粮需求,业务量位居全国第一的黑龙江省农发行自政策出台就开始与时间“赛跑”。

11月22日,黑龙江省正式启动玉米、大豆临储收购。为保证临储收购资金的足额供应,11月24日,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级行抓紧与有关收储企业做好衔接,第一时间向企业送达临储收购贷款通知书,并拿到企业的签收回执。同时将首批铺底资金2.52亿元汇划到位,切实做到钱等粮。

与此同时,黑龙江省农发行积极开展贷款计划上门服务,主动送贷款计划到中储粮承储库点,确保广大农户的粮顺利入库、钱及时到手。

该行结合群众路线实践教育的成果,积极转变作风,主动服务,统一部署、统一时间、统一行动,分别由各级行行长带领前后台信贷计划人员“主动上门”,为全省39户中储粮直属企业送达玉米贷款计划409亿元。

2012-2013粮食年度,黑龙江省玉米遭遇外销难,大量农户玉米节后涌入临储库点,考虑到今年玉米贸易持续低迷的情况,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将玉米临储作为重中之重,分类指导。

该行按照玉米产量,将全省分为100亿斤以上、50-100亿斤、50亿斤以下等3类地区,按照抓住大、管住中、兼顾小的原则,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将力量集中到大、中地市,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兼顾小地市,确保全面完成临储收购信贷工作。

截至1月10日,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累计投放玉米收购贷款229.36亿元,秋粮玉米入库186.95亿斤。

为了使农户准确掌握售粮信息、方便他们就近售粮,农发行黑龙江省分行深入乡镇村屯,为农民送去由省中储粮直属库及省农发行共同加盖公章的卖粮“好消息”,引导农民根据“好消息”标明的指定收购网点及地址积极卖粮,确保按政策敞开收购玉米,不限收、不拒收,随到随收,要现金给现金,要转账给方便。

如果收购企业资金需求增加,农发行将实行随报、随审、随批、随贷,全力支持企业不拒收、不限收、敞开收购,确保农民卖粮款及时兑付,绝不会因为农发行资金不到位的原因出现“卖粮难”和打“白条”问题。

为切实做好粮食收购资金供应与管理工作,该行加强驻库信贷力量的配备,要求各基层行将50%以上的员工分配到粮油信贷管理一线,专门从事驻库信贷工作。同时,为一线驻库信贷员统一订制防寒服,创造良好工作条件。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