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防非小额化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4-07-28 15:42:09

原标题: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防非小额化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非小额化有几种表现形式:一是私贷公用,由众多村民贷款,供村集体或集体企业使用;二是家族式贷款,由一个家族多名成员贷款供一人使用或一个项目使用;三是化整为零,即一人冒用多人身份证件,套用小额农贷,或者用一户多次立据借款;四是积少成多,联系一个或多个农户借款,实际为一人所用,风险集中;五是贷款“农转非”,按规定小额贷款主要支持以农户为主的涉农行业,但实际运作过程中却存在着贷款证转让、出借,信贷员无法控制,出现挤占、挪用及垒大户现象。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是信用社服务三农的主要产品,对农民发家致富,对建设新农村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现实操作中,一笔贷款从表面上看是小额,但实际上却是分解了的大额,猛一看是个瘦子,细一查是个大胖子,多数不良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名义上是小额贷款,实际却不是。这类披着农村信用社贷款外衣的贷款在运行中风险日益凸显,应引起高度重视。

怎样防范和化解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非小额化呢?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一、制度约束法。健全内控制度,抓好三道防线。农村信用社要根据业务的发展变化不断完善内控制度,在确保国家金融政策、法规得以贯彻落实的情况下,建立健全信贷、会计、稽核和事后监督协调运转的内部控制制度,抑制内部违规行为。在业务经营活动中,应设立三道风险监控防线。一是在一线临柜人员中设置事前、事中、事后监督的第一道防线;二是在部门、岗位之间设立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作为第二道防线;三是设立内部监督部门对业务经营实施监督反馈的第三道防线。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二、人才择优法。信贷岗位掌控着信用社的资产“命门”,需要有经验、品质好、不怕吃苦的优秀员工。不称职的信贷员所造成的危害比他在其他岗位所造成的危害更大。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三、物证法。借款人提供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等有效证件,并把有关信息输入信贷系统。如果一个家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成员申请贷款,信贷系统会自动提示该信息。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四、系统查询法。通过征信系统可以查询借款人在金融机构贷款情况及还款记录,是否讲信誉及一人多处贷款清清楚楚。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五、分析判断法。“大胖子”贷款往往在借款时间和地点上集中发生,姓氏相同或相互是亲戚、朋友、近邻关系,只要细心观察和倾听他们的谈话就可以发现这种关系。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六、调查沟通法。“大胖子”贷款对信用社是保密的,但在其内部是公开的,甚至是充分讨论、激烈争论的结果。这种争论、讨论往往在整个村庄都是公开的秘密。信贷人员上门细致调查,不难了解到情况。

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七、信用环境改善法。优良的信用环境是扼杀不良贷款的治本之策。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