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笔“绿色贷款”的份量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4-09-23 09:40:47

原标题:一笔“绿色贷款”的份量

9月初,广西十万大山腹地上思华林公司一片繁忙。一辆装满木屑的车辆缓缓地驶入了华林公司的加工车间。在车间生产线的一头,这些木板碎屑被粉碎机粉碎;生产线的另一头,经过高温、添加助剂成型后,挤入模型的材料变成了中密度纤维板。

过去,木屑、短小木头、枯枝、砍伐后剩下的断肢残根,或是被农民捡来烧火,或是被遗弃在山头,影响了生态环境。如今,广西上思县华林公司正在改变这一切。

华林公司生产的中密度纤维板产品主要是利用木材的“三剩物”(采伐剩余物、锯材剩余物、加工剩余物)和“次、小、薪材”等为原料的木材资源综合利用产品。该公司生产的纤维板主要用于家具、装修、包装、音箱等行业。据公司总经理戴大旺介绍,目前公司共有两条生产线,每年可以生产32万吨,总产值可达3亿元。

上思县地处广西十万大山腹地,森林资源丰富。随着砍伐数量的加大,森林面积逐渐减少。帮助木材加工企业转型升级,成为摆在农行上思县支行面前的新课题。为促进节约型企业创建,根据绿色信贷的指引,农行上思县支行优化调整银行贷款结构,通过发放“绿色贷款”大力支持华林公司转型升级。

广西上思华林公司以林业采伐、加工剩余物及次小薪材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生产中密度纤维板,属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是国家鼓励发展的项目,以十万大山丰富的森林资源为依托,随着上思县境内木材加工企业的增多,可利用的砍伐剩余物和加工剩余物充足。该企业第一条生产线2006年4月建成投产,在农行贷款支持和县委、县政府的推动下,第二条生产线于2010年10月顺利投产,两条生产线实际产能25万立方米。中密度纤维板生产采用干法、多层平压生产工艺,设备先进、工艺成熟。生产的产品标准正由E2标准向更环保、附加值更高的E1标准转换,市场潜力巨大。

农行上思县支行于2013年向华林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2000万元用于收购木材废料。“这些材料虽是废物,但来自木材,不仅可以很好地替代桉树主干,而且生产出的板材质量完全可以与桉树主干为原料生产出来的板材媲美。既能为企业创收,同时又保护了环境,可谓三赢。”戴大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公司按照每吨330元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收购,每年就可为捡拾"次、小、薪材"的当地居民增收1亿元。”

“用"次、小、薪材"生产出来的板材大有用武之地,比如家具、装修、包装等,行业前景十分广阔。”戴大旺说,“这些木塑材料比木材更好用,除了可以降低维护成本外,还可以循环再利用,省下不少木材原料。此外,材料的外形很美观,颜色也丰富,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生产。”

目前,在农行绿色贷款的支持下,公司生产的中密度纤维板主要销往广东、四川、重庆、上海、福建等地,还有一部分销往了越南、中东、美国等国家。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