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机构暗战资产端 投资者风险教育仍需强化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5-02-06 10:59:59

原标题:互联网金融机构暗战资产端 投资者风险教育仍需强化

资金问题不算大,关键是资产。采访了一圈互联网金融机构,只要不是玩着“庞式骗局”打算捞一票走人的,不少机构管理者都有这样的感受,欲深耕者感觉尤深。

“哪个平台的资产端建设得好,在产品创新和风险管理上有自己的特色,就能在互联网金融大战中成为最后的赢家。”一位互联网金融资深人士说。

可是,资产端变戏法谈何容易?信托、保险、基金、银行理财,还有全国鱼龙混杂超过1500家的P2P,都在卖产品,竞争已然激烈,产品却难突破。翻出什么花样才能吸引投资人?

“我们已经整合了全国约100家证券、投资、理财公司,接下来要加强聚合能力,提供云财富平台服务。”汇付天下执行副总裁刘钢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出身第三方支付的汇付天下还在拉拢若干交易所谈合作,并且把垂直行业消费金融公司一并拉入阵营。汇付天下在排兵布阵。

在资产端,暗战已然开始。

2015年理财要有大生意?

“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累计规模约25万亿,信托10万亿,保险理财8万亿,基金理财5万亿,还有一个就是基金的理财积累,大概是在5万亿。这一串数字实际是基础资产,接下来的大方向是用金融衍生品把它变成更多的金融资产。”在曾任职人民银行系统的刘钢判断下,2015年中国将开启投资的大时代,“这50多万亿基础资产是要翻成100万亿、150万亿的,这些产品将提供给社会公众,这就是货币乘数的作用。”

某大型券商首席分析师跟记者说过,当房地产、艺术品等曾经出现过泡沫的领域被逐一挤泡沫,下一波“热度”,会出现在金融上。

金融资产基础积累完成,这是汇付天下战略押宝互联网金融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使社会公众收入达到一定水平,投资人手里有钱。

一个同时发生的现象是“交易所现象”。包括天交所、重交所在内,目前全国已有不下10家经过金融办审批的金融资产交易所;在上海,记者曾从接近金融办高层的消息人士处听闻,排队申请交易所资质的机构就有约20家。

当感觉大风将至,第三方支付汇付天下摇身一变入风口,瞄准互联网金融理财。整个集团成立三个板块,除原有支付板块外,还有汇付科技、汇付金融。其中汇付科技依托所收购的原华腾旗下两家子公司形成独立板块,并尝试开发运用金融支付业务累积了8年数据。汇付金融是块颇大的想象空间,目前已运作理财平台,以线上结合线下方式,悄然在去年业务量就上了500亿。

这个变局不是偶然。汇付天下总裁周晔给一个支付起家的公司设计了“平台化、渠道化、金融化”这“三化”路径。

“改革”资产

既然瞄准了互联网金融理财,生机发于资产端。正是因此,汇付有了上述100家证券、投资、理财公司的“大集合”,还和天交所等金融资产交易所签了战略合作。

一名金融业分析师表示,有了一批金融同业和交易所参与其中,资产端的想象空间可以打开得更大,未来或可将收益率、期限、风险程度各不相同的金融工具组合配置成根据客户需求而量身定制的新产品,并通过杠杆再调节风险收益。

“比如说,我们和上游产品合作,主攻5万~50万固定收益类产品投资客户,我们认为这是蓝海。”汇付金融理财事业部总经理刘超说,“汇付云财富是提供理财顾问和理财机构的服务平台,提供产品、实现交易等。”

在客户地域定位战略上,曾尝到过“装收单POS装去二三线城市”甜头的汇付,理财业务也主打二三线城市。“不在大城市和高大上金融机构去拼杀,银行也好、证券公司也好,都是覆盖不了进入二三线城市的成本的。”

刘钢说,但这种传统机构的成本软肋,正好是互联网支付公司的强项,因“可用中后台提升效率的方式来降低成本”。

而在销售队伍建设方面,玩惯了装POS靠代理商模式的汇付,搞理财也“资源”不浪费,挑选了一批靠谱的外包服务商,建起了和线上销售打配合战的线下直销渠道。

不过,在资产端创新运用的同时,上述金融业分析师也提请注意,就整个市场而言,发行人、承销人的自律和专业能力还待继续建设;更为重要的是,产品投资人的风险分析及承担能力尚较欠缺,尤其是在将可投资资产百万级的专业投资者们的产品“普惠”给一般大众甚至金融“小白”时,投资者风险教育尤需强化。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