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雨露”润泽“贫困洼地”
原标题:信贷“雨露”润泽“贫困洼地”
“还是扶贫政策好,农商行给俺贷了款,让俺走出低收入的困境,如果没有扶贫贷款,俺或许现在还生活在低收入农户队列之中,俺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把地经营好。”江苏宿迁市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村民高威如是说。
宿迁地处江苏北部,是1996年7月新设立的地级市。同时,宿迁是江苏省经济总量最小的地级市,一直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洼地”。另外,宿迁也是重点贫困连片地区最多、占比最高的地级市。尤其是西南岗地区、成子湖周边地区、黄墩湖滞洪区三大集中贫困连片地区人口达20.6万人、经济薄弱村有116个,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0.7%和32.2%,集中连片地区脱贫的任务十分艰巨。
“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没有苏北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经济金融大省江苏提出这样的口号,同时将促进苏北加快发展作为一项战略部署和重要工作来抓。人行宿迁市中心支行行长陈琦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为加大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力度,人行宿迁市中心支行将支持扶贫连片区作为攻坚突破口,制定并组织实施了《关于金融支持“三大片区”扶贫开发指导意见》,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西南岗地区、成子湖周边地区和黄墩湖滞洪区三大集中贫困连片地区的信贷投入,支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据介绍,人行宿迁市中心支行四措并举积极推进此项工作。首先是增强“三大片区”金融服务功能,完善金融组织体系,督促、指导农发行、大型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农商行、村镇银行等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逐步将金融服务向“三大片区”延伸;健全金融基础设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快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稳妥推进网上支付、移动支付等新型电子支付方式;加大民生金融推动力度,进一步推动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助业贷款等民生金融业务,支持“三大片区”各类人员创业、就业。
其次是加大“三大片区”信贷投放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单列“三大片区”信贷计划,下放贷款审批权限,调动“三大片区”信贷投放的内在积极性;强化政策引导,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引导农商行、村镇银行定向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加强信贷政策导向评估,对金融机构支持“三大片区”情况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纳入信贷规模考量因素。
再次是创新“三大片区”金融产品,拓宽贷款抵(质)押范围,积极推动大型农机具抵押、动产质押、塘口经营权抵押等切合实际的信贷产品;着力推广农业产业链融资模式,鼓励发展“银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银行+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产业链融资模式,同时在“三大片区”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
最后是改进“三大片区”金融服务,督促金融机构简化信贷审批程序、规范服务收费,为“三大片区”内的小微企业配备专业化的金融顾问;对“三大片区”内符合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优先推荐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
在人行宿迁市中心支行窗口指导下,辖内金融机构积极行动起来。泗洪县宏远木业厂负责人戴勇告诉记者,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是他创业的“蓝海”,而金融支持就是让他扬帆远航的双桨。
戴勇告诉记者,扶贫连片区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资金,木材加工的技术、产品的质量、生产的规模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均较为低下。就在他为资金问题头痛不已的时候,2014年年初,泗洪东吴村镇银行向他伸出了援手,通过详尽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及时为企业提供了300万元的贷款支持,解决了企业的经营难题。目前,该企业通过扩大投资、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质量等措施,有力提高了企业经营效益和竞争力,2014年上半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40.8万元,同比增长30%。戴勇还告诉记者,目前企业已与成子湖片区100多户农户建立了互惠合作关系,这一合作为农户年均至少增收1.5万元,真正实现了银行、企业和农户的三方共赢。
人行宿迁市中心支行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截至2014年6月末,宿迁市金融机构已向西南岗地区、成子湖周边地区、黄墩湖滞洪区三大集中贫困连片发放各项贷款余额61.3亿元,信贷的“雨露”有力地支持了广大村民脱贫奔小康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