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行情:当前人民币升值影响几何
原标题:外汇行情:当前人民币升值影响几何
人民币正频频创出汇改新高,这是为什么呢?又能持续吗?
10月25日,外汇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跌停,美元/人民币收盘6.2417。10月26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将中间价定为6.3010。但美元/人民币以跌停价6.2380开盘,再度触及交易区间1%的上限。
而在10月11日,银行间外汇即期市场上,美元对人民币即期汇价盘中一度探低至6.2761,较中间价下跌近1%,创下汇改以来新高。
为何正值贬值预期下的人民币9月以来反而持续升值呢?外围因素直指近期的欧美央行宽松货币政策。
9月6日晚,欧洲央行(ECB)宣布,维持基准利率在0.75%不变,同时发布了OMT购债计划;9 月13日晚,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宣布,14日起每月购买400亿美元抵押支持债券(MBS),且将利息再投资于机构MBS,保持零利率直至2015年中期;9月19日,日本央行宣布,维持利率0~0.1%不变,取消购买日本国债时的0.1%最低收益率限制,增加资产购买规模10万亿日元,决定把资产购买期限延长至2013年12月底。
另外,10月25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发布利率政策声明。称FOMC将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同时继续预计FOMC很可能在2015年中期以前将基准利率维持不变。
此外,还有消息称,日本还将出台一项总规模超过4000亿日元(约50亿美元)的刺激措施,以提振日本经济。
这也难怪,几大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国际市场流动性过剩,加之中国经济近期出现改善迹象,大批热钱开始流向中国。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24日发布的2012上半年全球投资监测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吸收外资591亿美元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外商投资目的地。数据显示,1980年至2011年的30余年间,中国外资流入量仅在2003年高于美国。不仅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正在上演外汇市场保卫战。
近日大批资金涌港,香港特区金管局在近一周内4次入市承接美元抛盘,变相向香港市场注入144亿港元流动性。但美元兑港元汇率依然贴近7.75这一区间下限。香港金管局表示未来会继续入市干预,维持港币汇率稳定。
据了解,流向香港的热钱主要流向三类人民币资产:在香港上市的H股及A股ETF、离岸人民币固定收益产品及通过QFII渠道流向内地资本市场。
其实不仅是香港,东南亚国家皆出现了热钱流入的状况。
据渣打银行统计,9月份印尼债市净流入外资13亿美元,而8月份为净流出5.4亿美元。韩国市场9月份也净流入外资14亿美元,而8月份为净流出24亿美元。
从资产价格上看,泰国基准股指今年迄今累计上涨近30%,菲律宾股市涨24%,印度股市也涨了23%,中国香港股市则来到14个月高点附近。房地产市场上,中国香港房价已超过1997年10月的高点,新加坡第三季度的私人住宅价格则暴涨56%。
人民币升值就外围因素而言,欧美日央行的宽松货币政策难逃其咎。那么内部因素呢?除了近期经济触底现象较为明显,央行管理预期也被业界认为是因素之一。
但这管理预期显然不是国庆后所传闻的中国央行抛售了大量的美元以维持人民币稳定。
笔者前期已分析这是严重的误读,首先,从9月中旬以来美元中间价走势来看,央行有可能适当干预外汇市场,但不可能大规模抛;其次,从9月中旬以来人民币升值走势看,央行无此必要;第三,若是大规模抛美元,那么只会推动人民币更加升值;第四,央行应该考虑的是潜在的“美元荒”,而非抛售。
有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是经过近期央行中间价有意引导后,市场强化升值预期的结果。
具体表现就是, 央行有意怠慢结汇,商业银行就不得不珍惜人民币流动性,贸易商更不敢囤汇,形成即期美元卖压。特别是近期企业开始由过度看空美元回归中性操作,增持外汇存款。2012年1~8月,银行各项外汇存款余额增加1400亿美元,除发放境内外汇贷款外,大部分用于对外贷款、投资和拆借。
那么人民币升值对资本市场影响几何呢?
最近,很多机构加入了唱多和做多A股的行列。大摩全球策略团队24日发布报告指出,中国内地经济已在筑底,具备估值优势的A股是分享中国内地经济复苏成果的最佳机会所在。
从这几年的经验来看,虽然人民币汇率仍将频创新高,但当前的人民币升值趋势恐将难以持续。因为从不同期限的NDF来看,国际市场依旧预期人民币后续会贬值,因此升值空间存疑。此外,目前的资本项目逆差其实正是央行所希望的,央行为了防止出现资产泡沫,必然加大流动性的回收。
而从中期的角度看,至少有三方面导致人民币阶段性甚至持续性贬值:一、经常项目顺差持续缩小;二、资本外流的需求与压力将会增加;三、过去几年中国信贷、投资过度扩张,人为造成了资产泡沫和过剩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