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期外汇交易》财政悬崖显现僵局 富人忧心忡忡
原标题:《远期外汇交易》财政悬崖显现僵局 富人忧心忡忡
“面对"财政悬崖"僵局,美国富人不会坐以待毙,一些聪明的投资人会选择当前卖出股票、未来再买入股票的方法来规避风险。”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副主席奥林·哈奇近日与笔者谈起“财政悬崖”造成的年末美国投资人“突击队”现象。
而12月12日的美联储行动在一定程度上出乎市场预料,也引发了市场的三重疑问:首先,短期内,货币与财政并无明显关联,如此急不可耐的货币政策举动对于避免财政悬崖而言,岂不是头痛医脚?其次,中期内,在前两轮2.3万亿美元QE的影响业已沉淀的背景下,成本高昂、恐将美联储资产规模推高至4万亿美元的QE3s对于刺激经济增长而言,岂不是不太划算?此外,长期内,势单力孤的货币政策对于缓解多元化冲击岂不是杯水车薪,对于长期债务货币化的通胀忧虑岂不是雪上加霜,而货币政策在激情膨胀后的退出岂不更是无从谈起?
第一种误解在于,市场可能高估了财政悬崖本身的短期冲击。第二种误解在于,市场可能低估了财政悬崖自身的长期影响,以及财政悬崖在复杂尾部风险综合作用下可能导致的市场错估风险。此外,更危险的是,市场将太多目光聚集在了财政悬崖上,而美国经济岁末年初的负面冲击远不止于此。
与此同时,美联储对2015年之前的失业率预期整体下调,但在2015年之前估计都不会低于6.5%,因此0-0.25%超低利率政策将至少维持到2015年中这句话似乎依然有效。联储对今年失业率的预期降至7.8%-7.9%,低于9月估计的8.0%-8.2%,对明年失业率预期从7.6%-7.9%降至7.4%-7.7%,2014年失业率预期从9月估计的6.7%-7.3%微升至6.8%-7.3%,而2015年失业率从6.0%-6.8%降至6.0%-6.6%。
美国两党财政谈判大战是危险的博弈。眼下,距离2013年1月日的财政大限近在咫尺,但两党为了博得各自利益又一次展开了互不相让的“拉锯战”。从当前双方较为强硬的立场看,在“减赤”和“增税”上达成妥协并不容易,最大的可能性是继续提高债务上限,那么对于全球债权人而言,就可能成为美国两党博弈的牺牲品。
然而,与量化宽松4这个稍显夸张的称谓相比,到目前为止,理应对量化宽松最为敏感的汇率市场却表现出奇的“温和”。截至12月14日,美联储议息会议后美元指数仅从会前的80小幅下滑至79.6左右。这样温和的表现,与量化宽松1和2时美元跌跌不休的态势大为不同。既然同是量化宽松,为什么量化宽松1和2使市场反应是如此“机敏”,而在今年的量化宽松中却如此“迟钝”呢?
当前,美国财政悬崖之所以处于僵局是因为在“减赤”或“增税”问题上,两党都不肯退让:一方面,奥巴马希望通过加税来增收1.6万亿美元,特别是将家庭年收入超过25万美元的富人阶层的个人所得税的最高档税率从35%升至39.6%,这对共和党而言绝对是触动其核心利益,轻易不会答应。如果国会不能将传统的替代最低税条款延期,届时将有近千万家庭受到冲击,这将直接打击美国消费者信心,产生非常大的经济和消费紧缩效应。
另一方面,大规模减赤也难以实现。美国目前面临着的最大问题就是政府刚性支出负担太重,社保、医疗保险以及军费开支哪一项都砍不下去。2011财年,美国在刚性支出和国债利息方面的花费就比政府总税收收入多出了1760亿美元,现在美国债务依存度已经高达67%,远远高于此前40年平均37%的水平,只能靠“以新债换旧债”为预算赤字融资,并维持越来越脆弱的债务循环。
目前,美国财政悬崖悬而未决,步步紧逼,这就使得美国的富人们忧心忡忡,因为奥巴马很有可能向富人们下手,未来美国经济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