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跟单:欧债危机走出经济泥淖谈何容易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3-01-05 13:17:21

原标题:外汇跟单:欧债危机走出经济泥淖谈何容易

作为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直接后遗症,欧债危机在2012年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并成为了当年世界宏观经济事务层面上的最大关注焦点。而如此状况,也就注定了欧元区在2012年继续扮演了工业化世界乃至全球经济增长洼地的角色。欧债危机从两个方面对于欧元区国家的整体经济表现造成了近乎致命的打击,首先,该区域经济前景的不稳定性,使得国际投资资金纷纷敬而远之,其次,部分欧元区国家为了削减债务和财政赤字而采取了强力的紧缩措施,却使得宏观经济形势因此而变得雪上加霜。

欧元区边缘经济体,也就是所谓的“欧猪”国家,自2011年下半年起就逐一陷入新一轮的经济衰退之中,在整个2012年则是陷得越来越深。作为欧洲“病猪”之首的希腊在2012年已是连续第五年深陷经济衰退不得自拔,其经济总量自2008年以来已经蒸发了近五分之一,而在债务危机和经济长期萧条两者相辅相成彼此促进的作用下,该国在2012年春夏之交上演了惊动全球的政治闹剧,并一度使得各大风险资产集体花容失色。此后,该国与国际债权人之间的财政援救会谈一度一拖再拖,也令全球投资者频频为之捏一把汗。

其他欧元区边缘国家的状况虽然没有希腊那么可怕,但也基本是如履薄冰。2012年夏天,在希腊政治危机刚刚得到解决之后,西班牙就成了欧债问题聚光灯下的主角。该国奄奄一息的银行业,嗷嗷待哺但又与中央离心离德的地方政府,以及高达二成半的惊天失业率,都是欧元区前进道路上的巨大地雷。而与欧洲其他经济治理者一样,2011年底刚刚临危受命走马上任的拉霍伊(Mariano Rajoy)内阁除了祭出财政紧缩这剂虎狼药之外无他计可施,这使得民怨沸腾变得不可避免。长期潜伏的地方分离主义势力搭上经济问题便车再度抛出各自的政治诉求,则使得该国的状况益发错综复杂。

而另一个与西班牙面临类似状况的国家意大利则也在2011年底换上了新当家人,以总理蒙蒂(Mario Monti)为首的技术官僚内阁同样祭出了减支增税并进的财政紧缩政策,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应有的效果,把该国从濒临信用崩溃的边缘拉了回去,但众所周知的代价就是经济衰退幅度进一步加深,这使得该国在2012年底遭遇了新一轮的政治危机,好在蒙蒂当机力断毅然决定以退为进,使得该国在2013年初的大选后仍有很大希望走回正轨。

对于欧元区核心国家,形势同样不甚乐观。法国在2012年5月份也发生了政府更迭,前总统萨科齐(Nicolas Sarkozy)连任失败,左翼社会党人奥朗德(Francois Hollande)出任新总统,主张以更加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治理方式来取代此前在欧洲造成了全面民生痛苦的单边紧缩措施。然而,在经济持续零增长,促增长无门,而欧盟规定的3%赤字占GDP目标又不得不达成的状况下,法国社会党政府最终还是回到了紧缩的老路上,只不过该国政府更希望通过增税而非减支的方式来削减财政赤字。高达75%的巨富税税率即基于此目的而推出,并在该国国内引发了持续的争议和抵牾。

而作为欧元区经济发动机,德国的经济状况此前一直保持良好,在欧洲鹤立鸡群,并因而曾被指责为通过故意拖延和扩大欧债危机来损人肥己,然而,在欧债危机进一步加深的2012年,德国经济也开始雄风不再,GDP增速开始回落,失业率则节节攀升。所谓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欧元区作为德国最大的出口市场,其经济全面不振的状况自然会对德国造成负面反馈。在德国将于2013年秋季迎来大选的情况下,该国的经济状况将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欧洲的消息面关注焦点所在。

诚然,在希腊顺利获援,欧洲央行针对西班牙和意大利制定了托底购债援救措施,且欧元区内部经济共识得到了加强的状况下,展望2013年,欧洲经济似乎将会有所起色,但不确定性仍然巨大。欧盟预算仍然悬而未决,银行业联盟进展步履蹒跚,这些状况都反映出了欧盟国家间关联日益紧密的经济,与各自为政的政策治理措施之间的固有矛盾,欧洲领导人此前动辄开会至深夜甚至黎明,却每每谈不出结果的状况,实际已经折射出了问题的根源。或许只有加强内部的政治团结,才是欧洲走出经济泥淖的终南捷径,但这又谈何容易?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