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贷款:全球经济复苏的力度使人担忧
原标题:外汇贷款:全球经济复苏的力度使人担忧
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资本流量仍然维持在10年前的水平,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六年后的今天,这令人对经济复苏的力度产生新的担忧。
据FT联合麦肯锡(McKinsey)所做的调研显示,目前跨境资本流动出现剧烈放缓,突显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元区债务危机正在逆转金融全球化趋势,并且令人对资金流量会否重返危机前的高位产生疑虑。
金融收缩可能加剧人们对发达经济体复苏步伐的担心,但这同时也可能掩盖了一个新全球经济秩序的转变正在发生:经济重心转向新兴市场经济体,欧洲银行业的重要性则有所下降。
调研显示:在2007年年中流入二十国集团(G20)国家的跨境资本流量相当于20国GDP的近18%。而到2013年年中,这一比率下降至4.3%。按照美元计算,流入G20成员国的跨境资本流量自2007年年中起下滑了67.5%。
麦肯锡合伙人兰德(Susan Lund)表示,你可以预计到与泡沫年份相比资本流动量会下降,但是意外的是幅度如此之大。我们没有看到反弹,看到的只有停滞。
她警告实体经济将受到严重影响,“我们所谓的金融全球化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不仅资本流量收缩了,其结构构成也发生了显著变化。造成2007年以来严重收缩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时因为银行实力变弱。与2007年相比,如今银行放贷在跨境资本总量中的占比要小得多。
银行贷款崩溃的一个重要后果,就是海外直接投资(FDI)所占比重比危机之前大得多,由于大多数FDI是长期决策的结果,这可能预示着未来金融稳定性将提高。
尽管资本流量的收缩可能说明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只能实现微弱经济增长的阶段,但资本流动对于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是有争议的。
伦敦商学院经济学家教授雷伊(Helene Rey)表示,跨境套利交易,即在低利率国家借入资金,然后在其他地方投资,被证明对国际投资者有利。但是世界其他地方是否也能从中获益呢?这种资本流动是否能带来福利尚不清楚。
荷兰ING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克里夫(Mark Cliffe)说:“现在没有关于最佳资本流动水平的理论。我们关注的是央行如何防止泡沫再现,但是现在仍然有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