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账户)2013年中国外贸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原标题:(外汇账户)2013年中国外贸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中国海关周五(1月10日)公布,12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4.3%,进口同比增长8.3%,当月贸易顺差256.4亿美元。2013年外贸进出口总值41,603.31亿美元,同比增长7.6%,基本完成力争增长8%左右的年初目标。2013年出口同比增长7.9%,进口同比增长7.3%,2013年贸易顺差2,597.5亿美元。
以下为七大机构分析师评论:
招商证券宏观经济研究员 张一平:
12月出口增速有较大回落,主要还是受基数影响,此前11月数据出来后有担心贸易虚增卷土重来的质疑,但现在看可能过于担心了。进口高于预期,主要是因为一般贸易比较强,这和国内需求不错有关。全年来看进出口增速略低于目标,主要原因是进口差了些,出口7.9%还可以。东盟等新兴经济体对中国出口的作用越来越高,欧美比重相对降了一些。2014年随着欧美经济好转,对中国出口将带来利好。但考虑到去年1-4月虚假贸易导致基数偏高,也许增速会偏低一些。估计今年全年进出口增速在8-9%之间。但值得警惕的是,随着美国QE退出等影响,新兴经济体新一年表现还是个很大的未知数。倘若表现糟糕,将冲击到中国出口。
浙商证券宏观分析师 郭磊:
考虑到季节性和基数,外贸数据算是不温不火。出口一直处于偏弱势状态应该也是目前补库存力度很弱的原因。从主要的工业国经济数据来看,需求端应该还可以,我们猜测外贸仍旧弱势应该部分和坚挺的汇率有关,对汇率预期的不稳定也导致外贸订单摇摆。相对来说进口数据尚可,但是不是趋势性复苏仍需要继续观察。整体来说我们认为这月外贸数据中性。2014年预计会从底部复苏。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鹄飞:
出口增速较上月大幅回落,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欧美圣诞新年购物季的影响消退,这从12月中国对美欧出口增速放缓可以看出来;第二可能是受去年高基数效应的影响。进口方面还可以,较我们的预期高出1个多百分点,这可能和地方政府年底冲政绩,扩大投资带动原材料和大宗商品等进口增加有关。全年来看并没有完成8%进出口增长目标,主要原因是出口波动比较大,而且7.6%的实际增速中并没有剔除一季度虚假贸易的影响。展望2014年,受海外经济逐渐复苏带动,预计进出口增速在8.5%左右。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 李慧勇:
从全年出口7.9%的增长来看,基本实现了8%的目标,总体看2014年进出口状况会略好一些,外贸增速维持在8-10%。对出口有利的一面是发达经济体复苏加强,不利的一面是亚太新兴市场短期看不到复苏,影响出口,人民币还会继续升值,国内转型要素价格成本继续上涨,会影响出口竞争力。总体而言外贸会改观,但不会改善太多。进口预计维持当前格局,我们预计今年经济增长在7.5%左右,在此情况下内需不会有显着改变,而且大宗商品价格今年预计不会上涨,甚至下跌,这也会降低进口支付金额。
民族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 陈伟:
12月出口增速略低,可能源于去年基数高的原因。初步看,得益于全球经济复苏持续,2014年出口整体增速有望高于去年,达到9%左右,但如果人民币持续升值,则会对出口形成制约;消费方面则有望回升;然而利率长期高企以及监管政策发酵,也会制约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张,使得投资增速继续放缓。预计2014年全年经济增速低于去年水平,达到7.5%左右。从货币政策面看,上半年政策会延续,下半年存在降准可能。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高级经济师 祁京梅:
应该说2013年中国的外贸基本实现预期目标,没有拖经济的后腿,一方面欧美等外围经济环境趋稳有助于中国外贸形势稳定,同时国内经济走势整体平稳,都在预期轨道上运行,因而无论是此前公布的物价数据,亦或今日公布的外贸数据都实现预定目标。总体看,2013年后几个月的外贸形势比较稳定,不像年初因为虚假贸易导致进出口数据大起大落,估计2014年外贸形势会比2013年好一些。
广发银行金融市场部交易员 颜岩:
2013年对外贸易表现平平,与外围经济复苏的步伐有关。去年下半年开始,新出口订单开始好转,贸易状况转暖。近期新订单指数仍有波动,不过我们认为大方向是好转的。全年贸易顺差不错,大大帮助基础货币的投放。从这段时间欧美经济的持续好转中,我们看到未来的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力度很可能大于去年,这是一个正面影响,也为“调结构”这个长期目标提供了更大空间。货币政策会继续控制流动性总量,为改革提供合理支持,也就是放松的空间很小。而债券二级市场对此数据反应平淡,与CPI类似,贸易数据也处于市场影响因素的边缘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