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占款)14年中国宏观经济应合理调控在7%-8%
原标题:(外汇占款)14年中国宏观经济应合理调控在7%-8%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张永军周三(1月22日)表示,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目标合理调控区间应在7%-8%之间,如果更接近8%的话可能更为合理。随着考评机制的变化,今后各省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增长率的情况会减少,他还建议货币政策不要收得太紧。
张永军在今日由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月度经济交流会上对当前经济及金融形势作出分析时称:“根据近两年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个人还坚持认为现阶段我们国家经济的潜在增长率还在8%或者更高一些的水平。”近两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下滑,和产业增长率下降以及需求不足有一定关系。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一(1月20日)公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13年GDP为56.88万亿元,年率增长7.7%,持平于2012年增速,但高于去年年初中央制定的7.5%目标。
张永军提出,2013年经济需求不足,可能更多的跟金融方面的变化有比较明显关系,其中年内两次出现的“钱荒”现象和经济整个形势出现小幅波动也有比较密切关系。他用“措手不及”一词形容“钱荒”来临时的感觉。
他分析认为,若扣除同业存款增长对广义货币(M2)的贡献,实际M2只增长11%以上。从这个角度看,货币供应还不是那么宽松。而在整个货币供应有点紧张的情况下,企业的贷款需求又很旺盛,导致中小银行贷款资金量比过去大很多,但吸收存款能力很弱导致其对同业资金的需求旺盛,这就使得整个货币市场资金供求非常紧张,一直处于紧绷状态,遇到一些短期因素就会出现“钱荒”现象。
中国央行上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M2余额110.65万亿元,年率增长13.6%,高于年初制定的13%增速目标。银行间7天质押式回购利率在去年6月和12月分别创下11.62%、8.94%两个阶段单日加权峰值。
他指出,其背后反映的是金融结构的变化,无论是存款、贷款还是资金运用,向中小银行转移的趋势还在延续。2013年,全国性中小银行吸收存款3.7万多亿,新增贷款2.8万亿,六家大行吸收存款4.8万亿,新增贷款4万亿。
他表示,虽然年末央行的操作比上一次(去年6月)及时得多,但这种紧张的状况还没有完全缓解。每次“钱荒”都出现长期利率低于短期利率的不正常现象,需警觉,因为一旦出现这种倒置,往往会造成后面出现经济衰退情况。
基于此,他建议:“目前的货币政策还是略微有一些偏紧,其实应该尽量不要收的太紧,应该更好的把握力度和结构变化对货币运行的影响,要使整个金融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运行,避免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