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趋势:中国经济增长将承受转型期的阵痛
原标题:外汇趋势:中国经济增长将承受转型期的阵痛
中国公布去年经济增速持稳于7.7%后,最新季度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预计回落至7.4%,明年则将进一步降至7.2%,因随着着眼长远的改革全面铺开,经济将承受转型期的阵痛。
不过今明年的通胀水平料仍温和,今年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涨幅预计为3.1%,明年将微升至3.2%。此次调查在1月20-24日进行,共有38家中外机构参与。
摩根大通(JP Morgan)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在报告中预计,今年上半年年率增速仍较为强劲,为7.8%,下半年将走低至7.2%,“我们维持2014年全年GDP增长7.4%的预测不变,短期内的增长势头可能将进一步放缓”。
他指出,2014年的增长前景很大程度取决于经济改革的推进顺序及其短期影响。这些改革,尤其是下放政府行政审批权限和开放民间资本投资可能将成为新的增长来源。但是,信贷规模的逐步缩减,对地方政府债务及开支的监管更加严格,以及产能调整等因素可能将拖累短期增长势头,这已经反映在了2013年第四季度数据中。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债券分析师姜超等也认为,12月货币信贷大幅跳水,其影响将在未来逐渐体现。他们对今年的经济增长前景相对悲观,在去年第四季度数据公布后,大幅下调2014年GDP增速预测至7%,经济正处在悬崖之上。
他们在报告中指出:“未来信用违约风险或显著增加,但只有让低效制造业、融资平台破产,债务出清,才能真正降低无风险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中国经济才有望真正转型。”
根据最新调查结果,分析师预计今年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速分别为7.6%、7.6%、7.3%和7.4%,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全年增速7.4%的预估中值与去年10月的调查结果一致。对通胀水平3.1%的预估则略低于去年10月调查的预估水平,当时为3.3%。
稍早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13年第四季度增速落在7.7%的过去两年中枢位置,以“横着走”的方式完成政府预期目标。宏观经济稳定在合理区间,有利于今年政策保持延续性,继续积极财政和稳健货币的搭配。同时,去年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布置的全面深化改革任务,也将自2014年逐步开启。
在政策方面,受访分析师预估中值显示,今明两年的存贷款基准利率都将维持不变,但存款准备金率可能会在明年第二季度开始下调。
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4年改革任务重大而艰巨,将坚持稳中求进的经济总基调,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并提出经济工作六大任务,包括关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的报告指出:“我们预计2014年全球经济复苏的态势仍将持续,而国内改革将全面推进。预计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的动力相比上年不会有明显波动,经济增速将维持在合理的区间。”他们对今年的经济增速预估为7.8%。
瑞银(UBS)对今年经济前景的判断也较乐观,瑞银中国经济学家汪涛等基于出口将继续复苏,做出了2014年GDP增速略微加快至7.8%的判断。但他们也指出,2014年国内流动性和信贷波动的风险加大。
其报告分析称,中国的利率自由化和金融市场自由化步伐正在加快,在这样的改革过程中,市场利率通常会上升、且波动会加剧。决策层试图采取偏紧的政策以放慢信贷增速,而影子银行活动的快速发展,则导致金融系统对影子信贷市场上的信用事件和监管收紧都更加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