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排价)退出QE诱发多个新兴经济体动荡
原标题:(外汇排价)退出QE诱发多个新兴经济体动荡
新兴经济体出现市场动荡时,分析人士一般会先关注该经济体国内的影响因素。比如,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克里斯蒂·福布斯的研究表明,2013年5月至6月新兴市场国家汇率调整程度与其经常项目逆差水平有60%的相关性,也就是说,贸易赤字高的国家可能将首先面临汇率调整。又如,当前分析人士会关注阿根廷的高通货膨胀、高利率、高外债和政治意见分歧等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再如,泰国和乌克兰的反政府示威带来的政局动荡问题与资本流动的关系等。笔者并不否认国内因素是导致新兴经济体出现国际资本外流的重要影响因素,毕竟,“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但是,如果只是分析国内因素,甚至片面强调国内因素不够客观和全面。因为,很显然,单纯的国内因素不能够解释为何多个新兴经济体同时在这个时点出现市场动荡。
笔者认为,本次导致多个新兴经济体“感冒”的“病毒”仍然是美联储退出QE,2014年1月的议息会上,美联储决定进一步削减月度购债规模100亿美元至650亿美元。会后,芝加哥联储行长和里士满联储行长均表示,除非经济状况大幅偏离预期,美联储很可能在未来延续每次削减100亿美元购债规模的节奏,进一步强化了联储逐步退出QE的预期。
应该说,QE退出的负面影响可能阶段性发生。QE退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负面影响在于,由于美元的全球中心货币地位,美联储货币政策变化具有外溢效果,影响其他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当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缩时,流动性紧缩会外溢,导致全球资本流动方向变化。因此,可将欧美央行的货币政策比喻为水泵,从源头上决定释放还是回收流动性,以及流动性的规模。美联储退出QE的负面影响,体现在水泵泵出流动性规模逐步下降,从而阶段性导致流动性紧张,资金撤离新兴经济体并引发市场动荡。2013年5月至7月,印度和印尼等多个新兴经济体的市场表现是一次美联储退出QE负面影响的生动预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