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外汇》阿根廷内忧外患 前景并不乐观
原标题:《今日外汇》阿根廷内忧外患 前景并不乐观
近一周,阿根廷货币贬值趋于平稳,但与其他很多新兴市场国家相比,该国的前景并不乐观。
有专家认为,容易发生金融市场震荡的新兴市场国家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依赖资金出口的国家,包括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第二类为政局动荡的国家,包括土耳其和乌克兰;第三类为结构性问题严重的国家,如阿根廷。
由于既存在内部隐患,又缺乏政策应对的空间和能力,阿根廷的问题相对严重。最近几年IMF很多研究认为,在汇率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新兴市场国家适当的外汇干预和资本管制是有益的。但阿根廷由于外汇储备减少,央行不得不暂停干预外汇市场;同时官方宣布将放松资本管制特别是放松私人部门对外融资渠道,更多寄希望通过市场的自发调整来实现汇率的稳定,进一步削弱了央行稳定货币的可信度,增加了资本外流的压力。
在外汇储备流失问题上,阿根廷也有难言之苦。此前,外汇储备大量流失主要有三大原因,一是央行长期投放美元以维持比索官方汇率;二是为降低外债比例而大量消耗外汇储备,据统计,仅去年,就有87亿美元用于偿还外债;三是阿根廷出现经常项目逆差。其中出口下降及人力成本上升引起的国际竞争力下降难以在短内得到改善。作为石油净进口国,阿根廷的能源赤字也造成外储流失。因此,短期和中期内,阿根廷官方都难以有足够外汇储备来稳定市场。
过去几年,阿根廷财政赤字也越来越严重,政府债务持续上升,因此财政刺激经济的空间不大。而利率和汇率政策则面临两难。高利率虽有利于对抗高通胀和资本外流,但短期内实体经济可能会受到严重冲击。不干预外汇市场也可能导致本币过快和持续贬值,甚至超出官方控制。
从政府层面讲,阿根廷希望吸引更多外资。不过,本币贬值和曾在2001年发生过严重的金融危机,都使国际投资者存在担忧。令人记忆犹新的债务违约历史加大了获得贷款的不确定性,即便能获得,利率也一定让人难以承受。作为最后贷款人的IMF对阿根廷亦有所不满。去年IMF曾对阿根廷官方经济数据准确性存疑,并威胁进行进一步的制裁,包括停止阿根廷向IMF借款的资格。此后阿根廷官方承诺改进数据质量,但到目前为止IMF还未正式确认该国这方面的进展。因此,如果阿根廷局势失控,IMF能否在必要的时候提供足够资金援助存在不确定性。
阿根廷高企的税负也对经济发展不利。经合组织、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和泛美税务管理中心联合发布的研究报告称,阿根廷是拉美税负最重的国家。根据相关统计,1990年阿根廷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6.1%,2001年国际金融危机时也不过是20.1%,但到2013年时其税收在GDP中的占比升至40%,比2001年高出近20个百分点。
有分析人士表示,阿根廷比索汇率大跌很可能是货币恶性贬值的前兆,阿根廷央行对此无能为力,几乎彻底丧失了对货币的掌控力,央行任何举措也都无法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最令人担心的是,阿根廷可能带来连带风险。虽然阿根廷经济规模不大,但南美委内瑞拉等国的情况与阿根廷类似,也可能会遇到较大的困难。此外,巴西、墨西哥等更大经济体如受到持续拖累,应对措施用罄,则会对全球金融市场信心造成冲击。继续扩散的话,亚洲新兴市场也会受到较大影响,其中印尼、泰国等可能首当其冲。一片看空声中,投机者或许会杀个回马枪,不过这或许又是一场抢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