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入门:欧美央行政策走向或将呈现新格局
原标题:外汇入门:欧美央行政策走向或将呈现新格局
美元指数震荡上行,现交投于79.80附近。时段内欧元先涨后跌,在逼近1.39关口后,欧洲央行官员久违的“不乐见欧元高企”的言论终于重现江湖。此外美联储通讯社时段内表示,美联储可能正考虑为现有非常规政策制定新方案,似乎也预示着在超级周后,欧美央行政策走向正开始呈现新格局。
当前,全球发达经济体的四大央行都在使用前瞻指引,虽然美联储并非量化前瞻指引的“发明者”,但鉴于QE今年内退出美国历史舞台几乎已经尘埃落定,无论是迫不得已还是按部就班,美联储未来都不得不主要依赖前瞻指引来宽松货币政策。
最近,国际清算银行的报告也对前瞻指引的有效性提出了质疑。报告指出,前瞻指引令央行的声誉受到威胁,毕竟,在信用货币年代,纸币引发机构中央银行的声誉就是整个体系的生命,而前瞻指引中,“公众对该承诺的信任越强,其对金融市场预期和经济决策的影响就很可能越大,但同时反过来也进一步约束了央行的手脚,限制了央行未来采取与原指引冲突的政策行动”。前瞻指引无疑成了一把双刃剑,当前的效果越强,未来的副作用更可能越大。
美国家庭在债务偿还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家庭总债务占每年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2007年四季度的1.4倍下降至2013年四季度的1.1倍。债务还本付息同样出现下滑,其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从2007年四季度的13%下降至2013年三季度的10%。白宫“总统经济报告”指出,“家庭债务和债务还本付息占收入的比重的下滑彰显出,美国家庭总体上在削减债务负担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由于美国2月非农数据的强劲,市场可以深呼一口气,因为美联储很可能会延续其购债进程,并在下周的会议上再次削减100亿美元购债规模。纽约联储主席杜德利上周称,改变美联储缩减QE的进程的门槛“非常高”。换句话说,除非美国经济出现严重的下行,否则我们预计缩减购债将延续下去。
具体来看,2月欧洲经济表现最好。市场研究机构Markit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2月综合PMI超预期扩张,此前预期值和初期均为52.7,低于1月52.9的终值。但最终该数据录得53.3,创下2011年6月以来最高值,且已连续第8个月高于荣枯分水岭。数据显示,2月欧元区的扩张主要得益于德国的强劲增长,同时意大利、西班牙等边缘国家的经济复苏也对欧元区有正面贡献,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国经济疲软所造成的拖累。
不过,欧元时段内最初的升势并未能在此后的交易时段中保有。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成员诺亚日内对欧元涨势表示关切,并称他认同德国央行行长所提出的欧洲央行可动用政策选项。他认为货币政策应维持宽松,因持续的低通胀威胁到物价稳定。在其讲话后,欧元兑美元一路回落,刷新日内低点1.3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