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软件:央行公开市场加力回笼 政策仍维稳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4-03-27 15:10:18

原标题:外汇软件:央行公开市场加力回笼 政策仍维稳

随着财政资金投放,中国银行间市场季末资金面“无惊无险”,宽裕局面持续,央行公开市场则顺势加力回笼,并时隔两周后重启14天正回购。在维稳基调不改的前提下,央行短期操作兼具灵活性,将流动性调控在合意范围,同时有效管理预期仍是近期政策的主要目标。

市场人士表示,当前经济基本面仍偏弱,加之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2月外汇占款增量亦明显下降等不确定因素,也都需要货币政策暂时维持温和立场。

他们并认为,未来两个月是季节性的财税缴款高峰期,届时资金面可能面临不小的冲击,央行亦有意趁资金面宽松之时,加大正回购操作量,将到期量平滑至4月,以减轻未来的资金压力。

广发银行高级交易员颜岩表示“(加大回笼力度)与实际资金状况相适应,央行目前的调控目标是平稳为主,现在这环境不支持明显收紧啊”。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则谈到,回笼加力说明央行不会轻易的放松政策,现在大家对政策放松预期比较高,包括降准等,“央行也算表明了态度,不太会继续紧,但是应该不会松的。”

中国央行公开市场周四进行了520亿元人民币正回购,较周二小幅增加,包括28天期200亿元,中标利率持稳于4.00%;14天期320亿元,利率亦持平于上次的3.80%,其中14天品种为暂停两周后重启。

而本周公开市场既无正/逆回购到期,也无央票到期;据此计算,本周净回笼资金980亿元,较上周的480亿元增逾一倍。

银行间市场主要质押式回购加权利率周四在开盘价引导下,七天回购利率跳涨近100bp(基点),其余期限品种亦走升。交易员表示,央行正回购操作量稍加码,且14天期限品种两周后重启,部分机构借机做高开盘价,但市场整体流动性仍不改充裕局面。

中国2月新增外汇占款较前月大幅减少,跌至五个月新低,亦低于市场预期。这个数字令分析师相信,此前人民币汇率的贬值更可能是市场供求关系造成,而非央行刻意压低。

经济颓势不改,政策仍需维稳

最新PMI数据显示中国经济仍无明显回暖迹象,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为防经济增速进一步滑向政府的目标底线,货币政策至少仍需维持稳定。

汇丰中国3月制造业PMI初值继续下行至八个月最低水准,分项指数显示产出继续滑坡而就业指数上行,预示中国经济增速将继续放缓,市场对政府采取措施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的预期升温。

中国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周三表示,今年经济形势比较复杂,一旦出现下行苗头,一定要果断进行调控;下限是经济不能滑出7.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不能少于1,000万。

不过近日人民币汇率仍延续贬值之势,且波动幅度较大,外汇市场对人民币流动性的影响仍存较大不确定性,货币政策放松亦面临掣肘。

刘东亮认为,目前人民币并未真正形成贬值预期,加上中国的利率水平与主要经济体相比仍较高,未来资本流入的压力仍存,外汇占款并未到趋势性变化之时。

他表示“(货币政策)紧应该是不会再紧了,但汇率贬值已经是一个松的政策了,货币政策同时放松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重启14天正回购,增加调控灵活性

在政策维稳的总体基调下,央行日常调控也并未丧失灵活性,资金趋紧或市场预期不好的时候,操作就会松一松,资金持续充裕的时候,就保持适量回收,动态调节。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师周浩称,“目前资金是很宽松的,整体来看央行的操作还是比较正常吧,加了14天这个期限,可能更加灵活一点。”

北京一大型银行交易员则谈到,央行把一部分回笼的资金缩短期限,平滑到下月中旬前到期,可能也是担心财政存款上缴压力过大。相比去年,央行今年对流动性管理的态度还是温和了。

数据显示,自2009年以来,3月当月财政存款均为减少,尤其是2011-2013年,降幅均在2,000亿元之上,表明3月财政资金投放力度不小。

不过,季节性市场规律也显示,短期内银行间流动性可能就将面临4月季度初存款准备金补缴,以及4、5月份财税缴款等因素的冲击。

据路透统计,4月公开市场将有5,240亿元正回购到期,如此大的资金投放量将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冲财税缴款的影响。

2014年以来,中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先由逆回购发端,而在面对春节后市场流动性宽松局面,央行于2月18日重启正回购操作,以14天期限品种单独操作开头。很快又重启28天期正回购操作,两个期限品种并行操作;随后转变为仅有28天期操作。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