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收支)央行正回购利率持坚 政策以稳为主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4-04-17 16:07:39

原标题:(外汇收支)央行正回购利率持坚 政策以稳为主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形势暂无大碍,加之增加投资等多举措助力稳增长,货币政策放松压力得以舒缓。因此,本周央行公开市场维持着较为平稳的操作力度,虽由净投放转为净回笼,也未令资金面承压。

业内人士指出,针对县域银行的定向降准,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相对宽松资金预期的持续性,给市场带来暖风。不过在经济形势未有明显走恶前,仍没有必要出台全面降准等实质宽松政策,最早的放松观察时点有望在6月前后出现。

周四(4月17日)早间消息显示,中国在一些农村银行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周三(4月16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称,在金融服务“三农”(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措施方面,要加大涉农资金投放,对符合要求的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和合作银行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落实县域银行业法人机构一定比例存款投放当地的政策。

民生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分析师李志强认为,定向降准的说法,实质上应与惠农政策关联更强,而非市场此前期盼意义上的货币政策真正放松。

他称“(定向降准)一是量不大,二是甚至会将全面降准的事再往后推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短期来看,还应该是基本不变,至少要看看二季度的数据”。

作为央行调控的具体操作工具,本周公开市场重又转回净回笼,规模为410亿元人民币;上周公开市场净投放550亿元,为自春节后首现单周净投放。

不过从债券市场反应来看,仍从中嗅到一些偏乐观的信号。

广发银行高级交易员颜岩表示“正反解读都有,我觉得这个政策,体现的是大方向的偏宽松,定调了”。

银行间市场现券周四(4月17日)现暖势,利率互换(IRS)跌幅更大一些。市场人士表示,总理表态对有关农商机构可降低存准率,一度极大鼓舞了多头信心,利率大幅下探;稍后预期有所平复,对总理重申先前政策的再认识,令市场分歧再现,利率又稍有反弹。

中国央行今日仅进行了950亿元的28天期正回购操作;周二则分别进行了790亿元和930亿元的14天和28天正回购。上述利率均持稳在3.8%和4.0%。

对于14天期正回购的缺席,交易员称,应该是若进行14天操作,将在五一假期期间到期所致,还看不出有其他更深层次原因。

正回购利率持坚,政策预期以稳为主

近期密集公布的首季经济数据,尤其是略高于预期的GDP增速,令期盼货币政策放松的热情有所降温。加之棚户区改造和加快铁路投资等微刺激举措频出,货币政策进一步放宽的必要性已经不大。

另外,近期公开市场操作显示,此前中性偏紧的取向已有松动。在“中性”甚至渐松基调下,维持货币市场相对稳定成为央行主要操作目标。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最新报告指出,从当前的经济金融运行情况来看,流动性状况本身完全不构成对金融机构信贷能力的约束。当前流动性宽松,降准也并非对症之策。若要降低融资成本,那么,更有针对的货币政策,应当适当降低28天正回购利率。

北京一大型券商分析师认为,“公开市场估计保持平稳吧,短端比较宽松,不需要专门针对短端的放松政策。更多的是需要针对中长端利率的定向放松政策。”

他解释说,目前关于降低长期利率的说法和讨论很多,其中不排除包括为国开行住宅专项金融债提供专项放松等。

本月稍早,国务院提出,将采取市场化发行住宅金融专项债券,重点用于支持棚改及城市基础设施等相关工程建设,同时将设立铁路发展基金,加快铁路尤其是中西部铁路建设。

另外,在定向降准一度带来利好心情过后,今日公开市场正回购利率依旧持稳,该消息为非实质性放松的信号,令机构情绪渐恢复稳定。

以静制动的政策预期,也与此前官方一直强调的稳增长有基础,不会因经济一时波动而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不谋而合。

不过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首席金融市场分析师李刘阳认为,此前有过局部降准后再普降的情况,加之出口、投资等不甚理想,不能完全排除随后紧跟新的宽松政策可能。当然,客观来说,最好的观察时间点,可能要推至6月前后,二季度经济形势更为明朗之时。

中国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4%。该增速不仅低于政府制定的全年平均增长目标7.5%,亦为2012年三季度以来最低季度增速。

今年以来,央行仅在1月进行了多个期限的逆回购操作向市场投放资金。随后自2月中旬起,转向正回购操作,期限包括14天和28天期两种。虽然二者操作频率不尽相同,但中标利率一直分别持稳在3.80%和4.00%。

另外,根据已公布信息,除常规的正/逆回购以外,2014年央行仅在2月27日使用了一次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O)回笼流动性,操作规模1,000亿元,期限五天,利率3.40%。常备借贷便利(SLF)则未有新的操作。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