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指数)安倍补射第三支箭 成效待观察
原标题:(外汇指数)安倍补射第三支箭 成效待观察
6月24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正式公布了新的一揽子经济改革计划。安倍经济学被人们归纳为“三支箭”,其中,第一支箭是日本央行出台的超大规模的量化和质化宽松措施,第二支箭是政府公共开支计划,第三支箭就是结构改革计划。眼下这份计划的主要内容是结构化改革,是属于人们所说的安倍经济学“第三支箭”的内容。
安倍经济学的三支箭在去年都已经射出去了,这次射出的实际上是第三支箭的加强版。安倍经济学中第三支箭是最重要的,其次是第一支箭,而第二支箭只能算是临时的救急措施。第一支箭如今射出已经有一年半的时间了,可以说是成功了80%。第一支箭目的是摆脱通缩,力争在2014财年至2016财年达到2%的通胀目标,为此,日本央行自2013年4月起,每年购买60万亿至70万亿日元资产。从2009年底开始,日本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就一直逐步上升,2014年4月CPI数据突然飙升到了3.4%,大大超过2%的预期目标。虽然这一数据可能受4月份上调消费税的影响,尚需观察数月该指标的走势,但是日本CPI的态势是按照预期的方向走。
然而,第三支箭之前尚没有达到预期。安倍于2013年6月公布了以放松管制、激发民间投资活力为核心的经济成长战略第三轮计划。该计划涉及结构性改革措施,主要侧重产业调整、培育和升级;重点内容为放宽各种行政管制,吸引民间资本为医疗、健康、信息技术、农业、能源、公共基础设施等目前管制较多的领域注入活力;在地方设立具有特殊政策、能够吸引全球人才、资金与技术的 “国家战略特区”。但是,当天日本股市重挫3.83%,外界对“安倍经济学”的质疑之声甚嚣尘上。
这次重新补射第三支箭,安倍对其进行了升级,主要有六条内容:第一,企业税从目前的高于35%下调到低于30%;第二,允许养老金增加更多的股票持仓,执行更严格的公司管理法规;第三涉及劳动力市场,即让更多的女性加入劳动力大军,吸引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移民,提供更灵活的工作条件;第四是有关农业的,允许小块土地合并为大农田,并且扩大自由贸易区;第五则是能源领域的,准备结束公用事业的垄断,还要重启大地震和大海啸、大核灾难下停转的核反应堆;第六则是在特殊经济区减少限制。
这六条改革内容之中,第六条是原来的东西,第二条不怎么重要,实施起来也相对容易。比较重要的是第一条、第三条和第四条。
日本目前的企业税高达35%,横向对比属于很高的税率,它导致日本资本拼命到海外建厂,而很少实业资本愿意流入日本。日本企业税率只有降低到25%以下才会让日本的企业重新具备竞争力,这次从35%降低到30%也应当会给日本企业带来一定的活力。
开放劳动力市场对于日本非常重要,但可能会与日本文化产生冲突,难度不小。日本在上个世纪60年代经济表现极佳,就与日本人口结构好、国民素质较高有关。1990年代以后,日本的适龄劳动者人数持续减少,而劳动力总人数已经减少十多年了,而由于日本的少子化、老龄化,日本总人口已经连续三年减少。日本失业率长期稳定在3.5%-4.0%区间,这个失业率基本属于摩擦失业率,真实失业率非常低,它实际上反映日本劳动力的不足,日本劳动力市场上,申请职位的数字已经低于提供职位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经济增速的下滑和通货紧缩,是与日本劳动人口和总人口走下坡路的时间重合的。所以,安倍计划扩大女性参与劳动的比例,引进高素质人才移民等是个正确的方向,但是仍然很难从根本上缓解日本人口问题。日本要解决人口问题,可能惟有放开移民一途,主要是普通劳动者甚至是消费人群,而不是什么只吸引少量的高素质人才。美国之所以在二战后保持在各个领域的绝对领先,并且一直充当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与美国人口的稳步增长是分不开的,而美国人口稳步增长,与美国放开胸怀迎接移民的态度是分不开的。但是安倍说:“考虑到其它国家遇到的各种麻烦,我认为必须在接纳移民问题上小心谨慎。”考虑到日本比较封闭的文化,这项人口政策推行难度可能是最大的,日本结构化改革的最大难点就在于此。估计安倍没有信心和决心这么去做,即使尝试去做,胜算也很小。
在改革日本农业和扩大自由贸易区上,也是安倍要面临的一个硬骨头。农业在日本经济中没有重要性,但是在选举中具有重要性,因此长期以来日本农业保护程度高,生产效率低,成了日本对外开放的禁区,并且阻碍了日本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中取得进展。日本的结构化改革要成功,就无法回避农业改革和农业开放问题。至于打破公用事业的垄断,也是同农业问题一样的。安倍第三支箭虽然都把这些问题提出来了,但在打破旧藩篱问题上,尚未展示足够的决心和能力,因此,外界对第三支箭的成效依然保持一份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