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杠杆)夏歇行情 人民币成为关注的焦点
原标题:(外汇杠杆)夏歇行情 人民币成为关注的焦点
作为传统低波动率的季节,外汇市场在7、8两月通常不会有显著的“大行情”出现。而目前的市场似乎正是如此:夏季走势如约而至,汇市波动不断缩减,几十点的日内波幅已经算是较大的波动,区间震荡四处可见,市场缺乏交易点。同时,随着中国暑期的到来,国外游走入鼎盛时间,人民币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7月7日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658,从7月2日以来已连续4个交易日出现下跌。
人民币在今年上半年曾出现连续贬值,到6月则呈现涨跌交替的双向波动态势;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又出现连续四个交易日小幅下跌。
本月9-10日,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将在北京举行,月初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已四连涨。业内分析认为,在人民币加快国际化、中国经济企稳、欧洲央行推出负利率等有利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将稳步回升,但货币政策总体偏宽松,所以不会大幅升值。
人民币升值是美国政府希望看到的结果。本月1日,美国财政部长雅各布·卢(JacobLew)继续施压人民币升值。他表示,本月中美对话将着重讨论人民币和中美双边贸易协定(BIT)。他认为人民币仍被低估,中方应更积极推动汇率自由化。但2日人民币兑美元结束四连涨,卢上述施压并未立竿见影。
将出席本周中美对话的美国高官、财政部负责贸易与投资的副助理部长SharonYuan此前称,中国怎样推行改革极大影响美国及其竞争力,本周中美对话如取得成果,将有助于中国推动市场主导型经济的承诺落到实处。
彭博的报道指出,目前美国财政部两大国际事务高官职位空缺,因此Yuan的地位更重要。她说,美方的目标是让中国“遵循全球游戏规则行事”,“中国的经济太庞大、太重要,不能绕开全球准则来”。
本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价创11周新高,实现四连涨。次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发布的三季度《全球经济金融展望季报》认为,人民币汇率基本达到均衡水平,双向波动将成常态。
上周五,人民币即期汇率继续收高。市场人士预计,人民币兑美元将保持稳中有升。一方面是美国经济数据喜人,周四美国非农就业数据传递美国经济回归复苏的强烈信号,美元走强;另一方面人民币自身有上行动力。
本月初,银河证券研报称,短期外围经济向好、欧洲实施负利率和中国经济趋稳都有利于人民币企稳回升,跨境资金流入的动力会略有加强。但中国未来一段时间都将处于“缓慢出清”阶段,资本收益率改善有限,货币政策总体仍将趋于宽松,所以人民币也不会大涨,更有可能在当前水平双向波动。
此外,路透采访的国有银行交易员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也会使全球市场的人民币需求增加,如果中国央行没有释放流动性的行动,人民币势必上涨。
上周,中国先后与韩国签署人民币兑韩元直接交易协议、在首尔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上月中国还分别与伦敦、法兰克福、巴黎和卢森堡达成人民币清算安排协议。
不过,有关专家认为,人民币目前汇率基本接近均衡,而非所谓“被低估”。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7月初发布的报告指出,如果一国的贸易顺差和GDP的占比达到3%,即可认为该国货币的汇率实现了均衡。
而目前,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与GDP的比例已从2007年的10%峰值降至2013年的2.1%。按照这一标准,人民币汇率已基本达到了均衡水平。
中国正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中国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日前召开的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4年第二季度例会亦强调,将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上述报告预计,未来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双向波动态势,大幅单边贬值或者升值的可能性都比较小。
随着中欧两国经济贸易及金融合作关系的日益紧密,亚洲以外的第二大人民币离岸市场版图正在欧洲逐步成形。其中,在这场以建立人民币离岸中心为目标的马拉松接力赛中,卢森堡和巴黎已在欧洲站做好了从伦敦和法兰克福手中接过“第二棒”的充分准备。
在今年人民币清算行相继落地英国伦敦和德国法兰克福之后,中国人民银行6月底宣布,已分别与法兰西银行、卢森堡中央银行签署了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之后,将在法国巴黎和卢森堡确定人民币业务清算行。
德意志银行认为,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在欧洲落户不仅将为在欧洲、中东、非洲和美洲时区内发生的跨境人民币贸易和投资活动提供更加便捷的清算服务;与此同时,人民币清算行将吸纳人民币存款,补充人民币流动性,并完善欧洲人民币市场的基本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