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技巧)检讨QE的“功与过”是一门必修课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4-10-28 14:14:22

原标题:(外汇技巧)检讨QE的“功与过”是一门必修课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QE大行其道。在美联储接近结束QE之际,检讨QE的“功与过”是一门必修课。QE压低了长期利率,但却没有撼动“病根”。著名作家Jim Rickards称,简单印钞和QE魔术般造钱,正如“用阿司匹林治疗癌症”。政客们可能知道病根,但逃避与自欺欺人往往“HOLD住”他们。QE政策下,在通胀与通缩的“拔河赛”中,目前通胀不幸进入了“休眠”状态。

QE的“功”

在今年从美联储离任前不久,伯南克非常傲慢地指出量化宽松(QE)“实际上有效,但理论上无效”。——当然,这并没有“反事实”。

若全球各大央行没有将数以万亿美元的资金注入银行系统,而是让市场在过度杠杆化的金融系统中自由运作,我们难以想象会发生什么。

但是,如果认为QE已发挥了作用,那么我们首先必须弄清“发挥作用”的定义,以及QE解决了什么问题。

如果QE的目标是推低长期利率(短期利率已处在近于零水平),那么我们必须承认,在这个狭义的定义中,QE“发挥了作用”。

QE的“过”

但是值得质疑的是,推低长期利率这一目标,对于“储蓄者”、“投资者”或者“勤恳的工人”,又是否有意义?

正如简报作家James Grant近期观察到的那样:大多储蓄者尤其在默默忍受低利率带来的痛苦,目前这点已变得非常明确。

因而,QE虽然在推低利率方面“成功了”,但困扰经济的问题并不是利率太高,之前不是,现在也不是。——正好相反,利率明显是太低了——至少对储蓄者而言是这样。

比如,投资者投资德国政府债券,三年内到期的债券目前面临负利率的风险,但大家仍在买入。——这并不是货币政策的成功,这简直疯了。

重新审视QE与“病根”

QE的使命可能应该被重新定义:QE为一个“急需重建”的经济及货币系统的改革做出了什么贡献?——答案很明显:没有。

另一个问题:一个由太多债务引发的危机,能通过增加债务和压制利率来解决吗?——答案也是“NO”。

“创造更多信贷” + “全球金融镇压”的“有毒组合”,也仅仅是令游戏大结局变成“更加壮观”。

在《Currency Wars》作者瑞卡兹(Jim Rickards)看来,简单的印钞及“通过某些QE魔术般创造货币”给银行以“恩惠”,正如用阿司匹林治疗癌症:这种假定的解决方法对解决“病根”毫无作用。

西方被困于长期不景气,且诸如货币政策措施的“常规”周期性方案,不仅仅是“不适合”,而且对其他国家而言是还“狠贵”。

政客的逃避与自欺欺人

只有广泛的经济重组才有效,而这对于部分政客而言是艰难的抉择。

迄今为止,政客们已显示出不能完成改革任务的迹象。用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的话称就是:“我们都知道该干什么;但我们不知道在做好之后该如何重新选择。”

容克还有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当问题变得很严重时,你就不得不撒谎。”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