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排名:人民币兑美元贬势渐起 为何一改多年牛市?
原标题:外汇排名:人民币兑美元贬势渐起 为何一改多年牛市?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贬势渐起,即期汇价周一(2月2日)收跌至逾2年新低,中间价创2个月低位。因中国最新官方与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均低于荣枯分界线,凸显经济担忧。
周二早盘汇价进一步走低,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报价,美元/人民币上涨(人民币下跌)0.06%,报6.2562——即便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调16个基点,至6.1369。
而纵观近期表现,2015年1月最后一周,可能是近年中国外汇市场史上最为“惊心动魄”的一周。1.9%、1.7%、1.94%、1.9%分别是1月26日、27日、28日、29日的即期人民币较中间价的跌幅,一周数次接近2%的跌停板历史罕见。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2014年10月底达到阶段性高点后,正在加速走上贬值之路。
大华银行高级经济师全德健指出,在国内对经济增长势头的担忧及美元强劲走势的主导下,人民币自2014年年底以来一直承受明显贬值压力;但鉴于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迅猛,央行至少须使货币政策符合国内外基本面和市场动态,因此人民币大幅或长期贬值的概率不会很大。随着过去人民币单向升值趋势已逐渐消失,双向波动将趋频繁。
人民币为何一改多年牛市?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张明认为:去年以来的人民币汇率贬值,主要有几方面原因。
一是美元汇率升得太快,受美联储退出量宽和即将步入加息周期的预期影响,美元对几乎所有货币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升值。
而在去年年底之前,由于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保持相对稳定,导致人民币对除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的升值速度非常快。适当地让人民币对美元贬值,有利于缓解人民币对其他货币汇率的上升压力。
另外,与短期资本持续外流有关,资本外流是因为国内经济增速下降与金融风险显性化导致国内市场吸引力下降,还因为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导致资金回流压力加大。
而对于海通证券等机构认为的“央行因素”,张明认为,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分两方面来看待。一方面,市场上人民币贬值预期已经产生了,排除央行干预因素,人民币贬值压力迟早也会释放;另一方面,央行由逆市干预转变为顺势而为,从去年12月起,中国央行明显降低了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力度,让人民币汇率更多地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
张明称,假如人民币贬值不会加剧,那么央行可能继续让市场供求来决定汇率,但如果人民币贬值预期和资本外流突然加剧,则央行可能会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后市仍有可能快速贬值
并不“习惯于”持续下行的人民币能否很快止跌?
一家美国对冲基金经理认为,人民币名义和实际有效汇率自2005年汇改以来,已经累计分别升值40.5%和51%。如今随着美元强势升值,加之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可能引发资本撤离,不排除人民币短期出现约10%的技术性回调。
这位基金经理补充说:“过去数年人民币单边升值,已经积累了庞大的境外套利资金。如今这些资金看到人民币双向波动导致汇差收益大幅缩水,自然就会考虑改换门庭。”据他所知,目前不少日元兑人民币套利资金正开始撤离。以往,他们每年通过借入日元兑换成人民币,可以享有4%-5%年化无风险利差收益,但随着过去一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贬值约3.1%,他们发现将套利资金转向美元,可能获得比人民币更可观的收益,便开始纷纷撤离人民币资产。
在上述外汇交易员看来,正是境外资本与央行对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意见不一,导致境外人民币汇率报价往往低于境内市场,从而引发套利行为潮涌。
他指出,“但是,这种套利行为未必会持续很久,因为境外资本也害怕央行采取汇率干预措施,从而损伤他们自身利差收益。”一旦人民币汇率跌破2014年最低点6.2676,则可能令这些境外资本对人民币汇率未来走势更加悲观,进一步加快资本撤离速度,从而持续导致人民币境内外汇差扩大,激发更多套利盘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