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行情》人民币汇率政策应当转向相对弱势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5-04-14 09:34:07

原标题:《外汇行情》人民币汇率政策应当转向相对弱势

在国外实体经济复苏前景不明朗、外需难以推升中国出口改善的条件下,如何营造较好的贸易环境?专家提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过高,是掣肘中国大陆对外出口的重要内在因素。为了适度降低有效汇率,应该采取相对弱势的人民币汇率政策,或先进一步用货币宽松来缓解汇率端的压力。

有效汇率过高制约出口

“除了欧美国家经济需求不足以外,出口情况也要从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角度进行考量。”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志杰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已从2014年6月开始连续被动升值9个月且升值幅度达到10%。尽管2014年7月起美元强势升值,但是人民币对美元仅略有贬值,两者间的汇兑水平基本持平。除此之外,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对欧元等货币有较大幅度的升值。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2015年3月16日更新的数据显示,基于对60个贸易伙伴国货币双边名义汇率加权平均而言,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广泛指数从2014年6月的110.99一路上升到2015年2月的123.58,目前是除瑞士法郎(127.32)以外名义有效汇率第二高的货币。

“出口大幅下行的外部原因是发达国家经济疲弱,内部原因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太强。”民生证券宏观经济分析师李奇霖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虽然中国大陆对香港的出口有所增长,对日本的出口保持稳定,但对美国、欧洲和东盟等主要传统贸易伙伴的出口量则大幅下降。

据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1月至3月中国大陆对美国的出口累计54?950?783元人民币,同比增加11.5%。而1月至3月对美进口累计22?368?695元人民币,进出口累计同比增加3.2%。在同一时间维度下,中国大陆对欧盟(包括英国)出口累计同比增加2.8%,进口累计同比增长-9.1%,进出口累计同比下降2.1%。

李奇霖称,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欧盟经济复苏的前提也是通过货币宽松政策以促使货币贬值来抢占出口份额。因此,现今它不再是拉动中国出口的主要力量。未来中国出口改善仍有不确定性。

避免人民币过度升值

对于中国实际有效汇率长期高企的问题,李奇霖解释到,中国利差一直高于欧美。究其原因在于,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影响进行了经济刺激,而欧美等国在面对经济危机时则选择允许经济参与主体破产,两种不同的政策措施方式导致双方不同水平的利差。在此背景下,大量套利盘涌入中国市场。

他谈到,为了防止套利盘大量撤出中国,央行不得不将人民币汇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如果人民币无法维持较稳定的状态,假如发生大幅度贬值,这将会引起资本大量外流,从而对中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但是现在人民币太强了。”他直言到,美国的经济基础好于中国且复苏情况较好,但它仍承受不了过强的美元升值。

“避免汇率导致中国出口形势继续恶化,这意味着要避免人民币过度升值,中国的汇率政策需要做一定调整。”丁志杰告诉本报记者,自2002年美元基本呈现弱势状态。在此情况下,2005年中国汇率改革之后,人民币对美元呈现强劲的升值行情,升值幅度高达30%。对此,市场表现为,市场参与者已经习惯了“强势人民币”的汇率政策。随着人民币汇率逐渐回归均衡水平,加之强势美元和国内“稳增长”的双重压力,中国央行应进一步促进人民币汇率的灵活度,转向“相对弱势的人民币汇率政策”,“这个政策并不是要用汇率政策来刺激出口,而是要避免过强的人民币对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

在李奇霖看来,为应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太强,央行货币政策应当以宽松来缓解汇率端的压力,但人民币也不能过度贬值。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