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利率)中国启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六年有余
原标题:(外汇利率)中国启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六年有余
金投外汇网讯,自2009年7月至今,中国启动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已经六年有余。六年来,人民币跨境业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焕发出了巨大活力,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已经在社会各个层面上达成了共识。2015年1~7月,跨境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合计6.73万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经常项下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3.99万亿元,同比增长5%;资本项下人民币实际收付金额2.75万亿元,同比增长51%。截至2015年7月末,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金融资产金额合计4.34万亿元,其中股票市值6007.7亿元、债券余额7974.4亿元、贷款余额9749.6亿元、存款余额1.96万亿元。人民币跨境收支额已经占同期本外币跨境收支额的四分之一,全国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额占同期海关进出口额的比重达到26%,人民币已成为我国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跨境结算货币。至2014年末,超过47个央行与货币当局在中国境内持有人民币作为其储备资产。
近年来,离岸人民币市场得到进一步发展,人民币国际合作不断深化。截至2015年7月末,人民银行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协议总规模约3.1万亿元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的实质性动用明显增加;截至2015年7月末,人民银行在17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覆盖东南亚、西欧、中东、北美、南美和大洋洲等地,支持了人民币成为区域计价结算货币。2015年6月,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统计,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和第六大外汇交易货币。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们将继续完善优化现有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政策框架,积极推广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有益尝试,开拓创新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有效路径,进一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以下笔者将对这几个发展方向作具体说明。
一是完善优化人民币国际使用的政策框架。简化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办理流程,优化对外人民币项目贷款管理,放宽跨境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准入门槛及资金净流入额上限,提高企业境内外统筹配置资金的便利性。推动简化境外银行、保险等机构投资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资格审核程序,扩大投资规模。继续完善沪港通的相关机制,配合推出深港通,支持证券市场进一步双向开放。加强对人民币跨境流动资金的监测、分析和预警,有效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