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趋势)外汇储备连降 哪些因素引发其规模变动
原标题:(外汇趋势)外汇储备连降 哪些因素引发其规模变动
受美联储加息预期、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升势逆转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连续5个月下降,引发市场关注。分析人士称,相比8月份外储减少的规模,9月份的降幅已明显放缓,宏观经济在波动中趋于筑底,未来外汇储备或只小幅下降。
来自央行的数据显示,7、8、9月份单月减少规模都在400亿美元以上。其中,8月份的减少额更是达到历史最高值939亿美元。截至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约为3.51万亿美元。而在2014年6月末,这一规模逼近4万亿美元。一年多的时间,外汇储备余额累计下降了4791亿美元。
这些外汇储备去哪儿了?哪些因素引发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动?
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宏观研究员赵庆明分析称,主要有四大因素:
一是企业和居民持汇意愿增强。一直以来主要由央行集中持有官方外汇储备,现在正转由央行和民间共同持有。外汇储备的减少部分体现了公共部门与民间部门之间资产负债表的置换,符合“藏汇于民”的改革方向;
二是央行在外汇市场的操作。8月11日,中国宣布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人民币贬值预期有所升温,购汇量大增。为此,央行在外汇市场进行操作,向市场提供外汇流动性,也影响了外汇储备规模;
三是过去一年里,美元汇率在国际市场上走强,外汇储备中的非美元资产折算成美元缩水,造成了外汇储备的账面价值下降,但并非是真实的损失;
四是外汇储备的投资损益。由于外汇储备中含有债券、股票等资产,每个月的投资损益也会引起外汇储备量的变动。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