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兑换券》外汇占款“转正”因素较多 正负波动成常态
原标题:《外汇兑换券》外汇占款“转正”因素较多 正负波动成常态
金投外汇网讯,央行发布数据显示,10月金融机构外汇占款增加129亿元人民币,扭转此前连续四个月减少势头;当月中国央行口径外汇占款也走出八连降,增加533.37亿元。
多名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10月外汇占款由负转正,主要是与前期美联储加息预期、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贬值预期趋弱,市场主体结汇意愿有所恢复性增大有关。同时,中国经济下行压力犹存,美联储12月加息可能性较大,跨境资本仍面临一定的流出压力。但随着中国经济逐步企稳回升,以及人民币有望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篮子,加之市场对美联储加息已有所消化,因此,外汇占款再次大幅下跌或将是小概率事件。
诸多因素引起“双升”
民生证券研究院固定收益组负责人李奇霖对本报记者分析称,本次外汇占款“转正”因素较多,一方面汇率干预扭转人民币贬值预期,近期联储加息预期再起,短期会有贬值压力,后续外汇占款可能仍有下行压力。另一方面,稳增长措施加码,比如专项金融债,扭转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硬着陆的担忧。此外,股市恢复上涨,提升了人民币资产赚钱效应。
“外汇占款是几个月以来的第一次‘双升’,也即是央行口径外占和金融机构口径外占都出现增长。”昆仑银行战略投资与发展部总经理助理李建军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这与人民币走势稳定有相关性,人民币汇率企稳有两方面原因,前期汇率体制改革市场操作的促进,市场不再把人民币改革看成人民币波动的动力或者反动力,这样看,市场比较认可这种改革的结果,对于改革预期变化的强劲预期不存在了,而是遵循市场化运行的结果,发展的前进动力还不错,改革对市场的波动和冲击减少了,同时也抑制了资本的流出。
另外一方面,李建军不否认人民币现在的走势与人民币国际化的挂钩,尤其是最近人民币加入SDR审查冲刺期逼近。“我认可央行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中对于满足SDR要求、对于人民币稳定做出了很多努力,同时商业银行也做出了努力,这对人民币汇率稳定也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