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理论:外汇市场“夜盘”在千呼万唤之中终于落地
原标题:外汇理论:外汇市场“夜盘”在千呼万唤之中终于落地
金投外汇网讯,近期呼之欲出的人民币外汇市场“夜盘”改革终于落地。央行宣布,为加快外汇市场发展,推动市场对外开放,自明年1月4日起,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系统每日运行时间将延长至北京时间23:30。
“这是人民币外汇市场从青涩迈向成熟的重要一步。”招商银行同业金融总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人民币加入SDR,逐步成为国际主要货币后,现有的在岸市场的汇率交易安排已经无法满足市场参与方的需求,延长交易时间是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的重要安排。
回顾即将过去的2015年,在纳入SDR的积极推动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的大力发展下,人民币国际化进入加速跑阶段,一系列实质性的进展令人民币跨境使用的基础设施和市场机制更趋完善,不断引入更多境外主体有利于丰富我国金融市场。正如彭博中国总经理黄仪全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所言,“央行连续推出的一系列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举措,真正体现了‘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中国政府市场化改革的决心由此可见。”
人民币外汇市场与国际接轨
昨日央行发布公告称,此次延长外汇交易时间和进一步引入合格境外主体,着眼于丰富境内外汇市场的参与主体、拓宽境内外市场主体的交易渠道,促进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成为深化外汇市场发展的最新改革举措。
刘东亮认为,延长在岸市场交易时间,有利于覆盖欧洲时段在岸汇率的价格真空,完善人民币汇率价格发现和形成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自8月11日“新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更加市场化的走势也让部分市场人士担忧此次与国际接轨后,是否将造成境内外人民币更大波动。
对此,瑞穗银行驻香港外汇策略师KenCheung认为,延长交易时间后,在岸人民币流动性上升将削弱离岸人民币的吸引力,随着未来数年人民币日益国际化,在岸与离岸人民币之间的汇差将缩小,但鉴于在岸与离岸市场融资成本不同,汇差不大可能完全消失。
也有外汇交易员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称,延长交易时间实施初期对人民币汇价的影响不会太大,“毕竟国内的外汇市场无论从交易量还是市场敏感度,目前与国际市场仍存在一定差距,夜盘交易的需求并不多,所以不会对目前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汇率构成冲击”,即使考虑到境外央行参与国内银行间市场交易,其交易量规模也不会太大,对汇价影响很小。
对于延长外汇交易时间后可能出现市场反应,央行其实已做好充分准备。
央行公告中提及“在延长外汇交易时间后,将依然用16:30的询价成交价作为收盘价”引起业内人士关注,对此刘东亮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考虑到夜盘成交可能比较清淡,仍以16:30的汇率作为收盘价,这有利于央行对汇率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控,避免汇率失真,有利于企业对汇率工具进行合理安排。
央行有关负责人则解释称,若以23:30的汇率作为收盘价,做市商参考这一价格为次日中间价报价,可能削弱中间价的基准性和代表性。如果做市商因为收盘价代表性不足而不参考进行次日中间价报价,又会影响中间价报价机制的权威性,造成收盘价与次日中间价的结构性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