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买入)全球主要央行印钱后 通胀回升力度不足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5-12-30 14:25:45

原标题:(外汇买入)全球主要央行印钱后 通胀回升力度不足

金投外汇网讯,2008年金融危机后,全球主要的央行均实施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但是无论是QE“印钱”还是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政策,都没有让通胀水平大幅回升。这背后原因何在?

2008年到2014年期间,美联储一共实施了3次QE和1次OT(扭转操作),直到2014年11月,美联储才宣布退出QE。今年3月,欧洲央行全面开启量化宽松,并于12月扩大了资产的购买。

据NBF Economics and Strategy,“四大央行”——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以及英格兰银行的资产加起来将近11万亿美元。市场预计,未来两年,美联储和英格兰银行不会实施QE,而在汇率不变的情况下,日本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每年将增加80万亿日元资产,欧洲央行将每年增加600亿欧元。

QE“盛宴”未助推CPI

全球央行的QE“盛宴”助推了资产价格膨胀,比如股市、债市、房地产,甚至老爷车和艺术品等等,它们的价格在最近几年疯狂上涨。然而,CPI却“无动于衷”。为什么呢?

对此,美国财经网站Business Insider解释称,QE“印”出来的钱并没有以工资的形式流到消费者手中。如果人们手中有更多的钱,他们的消费就会增加,CPI也将随之上涨。但这一切没有发生。

近年来,医疗和学费飙涨,让许多家庭不堪重负,这在一定程度上拖累CPI。以下Advisor Perspectives的图表显示,自1991年以来,大学学费已飙升了338%,医疗费用大幅上涨了167%,并且,2001年以来,这两项费用增长加速。不过,这些费用已膨胀多年,不是由现行的货币政策引起的。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QE“印”出来的钱去哪儿了呢?

Business Insider认为,很多钱都流到大型金融机构和企业实体,然后他们将资金投入到金融市场中,如:股份回购和其他形式的“金融工程”,从而推高了资产价格。因此,持有这些金融资产的人变得越来越富有,他们继续投资,资产价格泡沫越吹越大。然而,尽管富人赚了更多钱,但他们的支出并没有增加,因为富人本身已经应有尽有。所以,资产价格飙升对于增加消费几乎不起作用,没有对消费者价格指数造成上行压力。这与当时伯南克所推动的“财富效应”(随着人们感觉手里的财富变多而增加消费)背道而驰。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