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条例:多重因素致使人民币贬值加速 央行或出手
原标题:外汇管理条例:多重因素致使人民币贬值加速 央行或出手
金投外汇网1月19日讯,2016年的第一场“血”比2015年来得更早一些,开局股市就遭遇暴跌,人民币则加速贬值。在岸人民币汇率跌至6.59,创下五年来的新低;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跌至6.76,离岸与在岸人民币汇率的价差曾扩大至1600个基点以上,创下价差历史纪录。这一价差的不断扩大,说明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仍然非常强烈。
在新年刚过的几个交易日里,在岸人民币汇率贬值了近1000个基点,累计贬值超1%;离岸人民币汇率一度贬值了1500个基点左右,累计贬值超2%。
多重因素致使人民币贬值加速
近期人民币贬值加速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对经济前景的担忧,短期资金流出加剧,以及央行的模糊态度。
首先,市场对中国经济的前景较为担忧,而政策的放松可能不及预期。虽然2015年11月经济数据略有企稳,但事态依然非常弱。最新公布的2015年1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7,低于市场预期的49.8;财新PMI为48.2,比11月下降了0.4。
由于2015年上半年金融业超级繁荣,股灾后交易量的萎缩使得2016年上半年金融业对GDP贡献将大大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6年一季度经济增速可能会跌至6.5%附近。
短期经济的起伏关键还要看政策的支持力度。1月4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以“七问七答”的方式阐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中明确强调,不会实行需求紧缩,但认为主次要分明,要把改善供给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也就是说,未来决定短期增长的需求面政策更多是起到缓冲的作用,并不会采取强刺激。
从近期货币政策的操作看,似乎央行也在有意放慢放松的步伐。
按照2015年的节奏,大概是两个月降准一次,但是自2015年10月底降准之后,目前央行仍按兵不动。对政策预期的落空和延后,可能会使市场产生对经济不利的预期。
其次,资金外流加剧。对中国经济前景悲观和中美利差的缩小导致资金流出,2015年以来外汇占款持续负增长。而新年初始贬值预期加强,可能由于新的一年居民有了新的换汇额度,从而加大人民币的短期抛售压力。另外,朝核问题也可能引发全球资金避险情绪的上升,导致资金大幅流出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
第三,央行对人民币的预期管理不明确。虽然央行多次表态,人民币长期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但对短期人民币波动以及贬值的容忍度并没有明确表态,这容易引发不必要的猜测。
例如8月11日的人民币突然贬值,事前未做预期管理,导致了市场震动;新年伊始的人民币贬值加速,央行的预期管理仍然显得不够明确。从人民币加入SDR后的走势看,其波动似乎在央行意料当中,但当贬值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市场就会自行放大对资金大规模外流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