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基础:人民币入篮后将能更便捷地进入香港市场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6-01-25 15:23:47

原标题:外汇基础:人民币入篮后将能更便捷地进入香港市场

金投外汇网1月25日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正式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之后,香港金管局追随中国人民银行发表声明,对人民币加入SDR持欢迎态度,并表示此举有助于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

现在的问题是,香港金融管理局将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人民币将更便捷地进入香港市场

中国央行在2010年后实施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本质上就是进行货币资本的对外输出。而作为全球最大的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香港地区,首当其冲地承接了这种货币输出的压力,这表现为香港的人民币资金存款的逐年攀升,促进了香港的货币供应量大幅增长。从中甚至可以发现,近五年来占港币存款20%左右的人民币资金流入香港,造成了货币当局被动地投放了等量比例的流通货币。香港的货币基础(投放)由2009年的3000亿港元陡然上升至2015年的14500亿港元。而香港金管局为了应对境外资金(含人民币)对联系汇率制的冲击以及维护香港金融市场的稳定,亦相应地快速增加了外汇储备的存量。其外汇储备由2009年的1000亿美元快步攀升至目前的3600亿美元左右。

香港的“货币供应量走廊”在2009年之前一直是平缓地延伸的,但在2010年中国央行推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后呈陡然拉升、严重扭曲之势,这不仅冲击了香港的货币政策(即香港金管局追随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还令香港的货币投放超出了市场商品交易的需求。

例如,在2010年至2014年的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阶段,香港的金融机构推出大量的与人民币(升值)挂钩的基金、理财产品、衍生品,中国内地诸多机构在香港发行“点心债”、“熊猫债”,为香港的人民币资金提供了投资渠道;而香港居民为博取人民币的利差与汇差的短期收益,将大量港币兑换成人民币存入银行,造成了港币的流动性充溢市场、推拉物价。

这种情况在人民币升值逆转的2015年尤其明显。当年4-6月期间,由于中国央行的连续减息以及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出现,大量香港企业与个人将存放在中港两地银行的人民币存款兑换成港元,令港元承受压力,达到联系汇率制7.7500的强方兑换保证水平,金管局被迫连续12次向市场合计注入714.89亿港元,维护联系汇率制。而8月11日,中国央行突然调低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不仅印证了2014年下半年出现的人民币进一步贬值的市场预期,还造成了在岸与离岸两个汇率的差异,触发套利交易;再加上中外企业提前归还香港银行的外币贷款,对港元需求甚殷,迫使香港金管局在8、9两个月间共5次累计向市场注入363亿港元流动性。

在香港本地的人民币存款被提前支取时,银行的人民币头寸趋紧,部分港资银行在2015年8月中旬挂出了高达7.5%提前支取的罚息率应对;而香港财资公会8月25日发布的人民币隔夜同业拆息高达7.812%、一周为10.095%,离岸人民币同业拆借利率(HIBOR)达到了创新高的水平。

于是,香港金管局首次启动了与中国央行的货币互换机制,向市场投放人民币,令人民币同业拆息回归正常,扮演了中国央行在香港作为货币供应者调控市场的角色。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