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品种》外汇储备增减引关注 充足性应保持合理状态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6-02-25 11:48:32

原标题:《外汇品种》外汇储备增减引关注 充足性应保持合理状态

金投外汇网2月25日讯,近来,因为资本流出、储备减少,引起了市场关于我国外汇储备充足性的关注。外汇储备充足性是关于外汇储备的低限标准,应立足于守住不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风险底线,主要满足最基础的对外支付或偿付需求,而不应无限拔高。但鉴于外汇储备增减的非对称性市场冲击,当局仍需高度关注外汇储备增减引起的市场反应。

外汇储备充足性与适度性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外汇储备是货币当局可获得和掌握的对外金融资产,用于满足国际收支融资、外汇干预,以及其他相关需要(如保持对本币和本国经济的信心、支持货币政策操作、实现代际间财富转移等)。但持有外汇储备是有成本的,如放弃持有其他更高收益资产的机会,增加货币投放产生的通胀和资产泡沫压力,招致货币操纵指责引发的国际贸易摩擦等。而且,持有外汇储备的好处边际递减、坏处边际上升,所以,持有外汇储备并非多多益善。

2011年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开始关注适度外汇储备规模问题,并致力于将其纳入对成员对外稳定性评估及政策监督中。然而,基金组织也坦承,因为各国情况不同,外部冲击风险各异,关于适度外汇储备规模(appropriatelevelofforeignreserves)的量化评价标准很有挑战性。

适度外汇储备规模涉及两个数量标准问题:一个是储备下限,另一个是储备上限。前者是外汇储备充足性(adequacyofforeignreserves)问题,或者是狭义的外汇储备适度性问题。上下限统筹考虑,才是广义的外汇储备适度性或合意性(optimallevelofforeignreserves)问题。

严格地讲,充足性与适度性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不应混为一谈。当讨论外汇储备充足性问题时,应主要是讨论储备的下限,这通常是处于外汇短缺状态,国际收支平衡是宏观调控的主要矛盾,增加外汇储备是主要政策目标。当讨论外汇储备适度性问题时,通常是实际储备规模已远离警戒标准,外汇资源摆脱稀缺状态,国际收支平衡变成了宏观调控的次要矛盾。这时,外汇储备积累不是单纯为了防范资本流向逆转,而是为了阻止本币过快升值影响出口,进而影响增长和就业,外汇储备增减是经济运行的结果而非目标。

将本轮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新兴市场为应对主要经济体货币刺激的溢出效应而增加外汇储备的动机简单理解为预防性需求,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