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实时)人民币不具备长期贬值基础的信心何来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6-03-28 16:17:22

原标题:(外汇实时)人民币不具备长期贬值基础的信心何来

金投外汇网3月28日讯,国际金融市场一直萦绕着“人民币将会出现较大幅度贬值”的猜测。针对这一预期,中国政府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民币不具备长期贬值的基础!”这样霸气的信心何来?

按照国际金融理论,直接影响一国货币汇率的经济因素主要有国际收支、利率水平、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等,而其他因素都只是间接影响,通过以上因素来发挥作用。一般来说,一国如果存在国际收支盈余、利率较高、经济增长较快、物价水平较低等特征,其货币在汇率上就会具有升值的压力。从目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来看,中国在前述几个方面都不具备贬值的基础。

经常项目收支顺差扩大

国际收支是影响一国汇率最直接的因素。国际收支又可以分为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两大部分,其中经常项目是最基本的,反映一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2015年,全球贸易普遍低迷。从世贸组织公布的数据看,按美元计价,去年前10个月全球出口值下降幅度超过11%,其中美国出口下降6.5%,欧盟下降13.2%,日本下降9.5%。

相比之下,2015年我国出口仅下降2.5%,明显好于全球其他主要经济体。尤其是顺差扩大,2015年进出口收支盈余5930亿美元,在全球贸易中的份额也有所提升。同时,中国的服务贸易也在大幅增长,全年实现服务进出口总额713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出口2881.9亿美元,同比增长9.2%;进口4248.1亿美元,增长18.6%,增幅均比上年提升。这也反映了中国经济的转型及活力。2015年,中国国际收支口径的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3695亿美元,较2014年2138亿美元扩大73%。

考虑到中国制造业“世界工厂”的地位,多项工业品产能过剩,同时中国产品质量也在不断提高,持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所以,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经常项目收支盈余难以逆转,这也是支持人民币长期升值的重要因素。

利率水平较高

目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央行多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利率水平普遍较低。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国内的利率水平比较高,这也有利于人民币升值。

欧洲央行自2014年年中首次实行负利率以来,长期维持利率低水平。今年2月份欧元区通胀率再度滑入负区间,为5个月来首次。迫于不断增长的压力,3月10日,欧洲央行公布利率决议,同时下调三大利率,此外欧洲央行还宣布扩大QE规模至每月800亿欧元。日本央行也于1月29日宣布实施负利率政策,日本10年期(含)以内公债的收益率都已跌至零以下的纪录低点。只有美元的利率在提升,但提升幅度也很小。

反观中国的利率水平则要高得多。目前,中国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为1.5%,活期存款利率0.35%。在贷款方面,目前中国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4.35%,而美国的利率水平是2.25%,日本只有1%。短期来看,最新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为0.35%,我国隔夜SHIBOR利率为1.9510%。长期来看,目前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为2.1472%。截至3月15日,中国的10年期国债利率是2.85%。所以,不论是短期和长期,我国的利率水平均高于美国。更重要的是,中国的民间利率水平非常高。

较高的利率水平能够吸引套利资金流入,从而有利于人民币升值。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