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商)中国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来操控通胀水平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6-04-12 16:12:29

原标题:(外汇商)中国央行通过货币政策来操控通胀水平

金投外汇网4月12日讯,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3月CPI上涨2.3%,与上月持平。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余秋梅解读称,3月份CPI同比涨幅与上月相同,其中鲜菜价格影响CPI上涨约0.92个百分点,猪肉价格影响CPI上涨约0.64个百分点。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表示,3月通胀持平于2月没有进一步上行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猪肉、鲜菜等前期涨幅较大的品种环比下行;另一方面旅行、交通等价格季节性回落,且交通价格回落超过季节性,导致CPI下行。

PPI则为-4.3%,相比上月回升0.6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3月PPI环比由降转升,是2014年1月份以来的首次上涨,好于市场预期。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PPI降幅收窄主要是稳增长政策效果显现,投资回升拉动工业生产。3月制造业PMI为50.2%,重回荣枯线之上,PPI降幅改善。

3月物价数据显示,以CPI为代表的消费品温和通胀,以PPI为代表的工业品通缩有所缓和。由于CPI和PPI数值一正一负,市场上关于通缩和通胀风险的争论依然存在。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虽然CPI不算很低,但还不能把它看做通胀,因为PPI还是处在一个深度通缩的状况,虽然跌幅有所收窄。

“CPI主要还是蔬菜猪肉价格推动,其他方面上涨的动力并不强,所以现在还处在通缩的状况,但通缩的压力相比于前几个月有所减轻。”徐高说。

方正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朱启兵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更为全面反映物价的应是GDP平减指数。据他测算,一季度GDP平减指数为0.8%左右,物价处于温和通胀的状态。

中信证券研究部固收首席分析师明明则用“亚通胀”来形容当前的物价形势。“未来猪肉涨幅放缓、菜价回落并不意味着通胀转向,预计后续升势更趋温和,"亚通胀"格局有望得到进一步印证。”明明表示。

由于CPI涨幅不及预期,滞胀的争议略微减弱。民生证券宏观研究员朱振鑫表示,本轮通胀上行源于鲜菜和猪肉的反季节上涨,近期已明显缓解,未来CPI将逐步回归基本面。

朱振鑫认为,从中长期基本面看,只要不发生大放水、大贬值或供给危机,中国就不会陷入持续滞胀,通缩相比于滞胀更值得担忧。

真实利率争议

去年10月央行“双降”以后,一年期存款利率已降至1.5%,部分银行存款利率上浮之后可能达2%。CPI回升至2%以上的同时PPI依然处于负值区间,因此市场上出现中国实际利率是正值还是负值的讨论。

按照经济学原理,实际利率等于名义利率减去通胀率。如果以一年期存款利率和CPI来测算,目前中国实际利率处于负值;而如果以PPI来测算,则实际利率处于正值区间。

邵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如实际利率用名义利率减掉CPI计算,其在接近零的位置。“其实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的实际利率都是处于零以下的,这会对储户形成一定的挤压,同时补贴给那些有负债的企业或者居民。”邵宇说。

朱启兵则认为,如果按一年期基准贷款利率为名义利率,以CPI作为通胀率计算,实际利率大致是2%。但企业贷款利率应该比基准利率高,所以实际利率还不是负值。他表示,CPI走高、PPI降幅收窄,实际利率处于下行通道,这对实体经济有利。

“不管是CPI还是PPI,其实都在往上走,相对来说实际利率其实是在下降,这是有利于经济复苏的。”徐高表示。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