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百科)“一带一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面临三重风险
原标题:(外汇百科)“一带一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面临三重风险
金投外汇网4月18日讯,中银国际研究有限公司董事长曹远征发表了题为“大国崛起、一带一路与人民币国际化”的主题演讲。
曹远征表示,“一带一路”是针对去全球化而提出的维持全球化进程的一个主张,中国作为世界型经济大国应当承担这个义务。加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会改善中国经济区域性结构,可以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还将形成贸易、投资双轮快速发展,缓解国内现在经济下行的压力。此外,这个地区还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最重要的使用地区,大大增加人民币国际化的使用深度和广度。
提出“一带一路”的背景是维持全球化进程
针对“一带一路”出现的背景,曹远征表示,它是在中国作为世界型经济大国的背景下出现的。中国经济现在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全球第一大贸易体。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2020年以后,中国经济总量会超过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作为这么大的一个经济体,肯定要承担自己的责任。
曹远征表示,中国经济的增长是一个外向型的增长。通过刺激进出口导向,把中国的工业化过程纳入全球化的进程之中,引起节奏快速变动,使工业化大大加速。同时也要看到另外一个问题,如果世界经济总需求疲软,中国受到的影响也是最大的。尽管现在中国经济正在调整,从外需型转向为内需扩大型,但是不管怎么说,过去这么多年以来,中国有效地利用世界市场,加速了自己的经济结构调整。
曹远征说,从金融危机爆发到如今已经八年了,世界经济似乎并没有完全走出危机,而是进入了一个新的状态,与过去全球化的状态不同,是以低增长、低通胀为代表的。全球的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都在下降中。这意味着,上一轮世界经济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已经走到了末期,全球正期待新的技术革命。
“在这样一个情况下,我们注意到一个事实,尽管八年来全球以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支持经济,但是经济增长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宽松的货币政策防止了更大的资产负债表衰退,但不能有效提升经济增长。经济增长的源泉是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是随机的。控制总需求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走到了尽头,全球都在寻求新的道路,这个道路就在供给侧。”曹远征说。
曹远征认为,如何维持经济全球化变成了世界人民共同的责任,而中国经济想要可持续发展,也需要维护这个全球化的环境,维护一个自由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维护一个自由开放的国际贸易环境。我们需要一个自由贸易的世界,同时世界也面临着气候变暖、金融危机等等挑战。把这些问题连在一起来看,“一带一路”提出的背景,就是针对去全球化而提出的维持全球化进程的一个主张。
“从目前来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型经济大国,也应当承担这个义务,也有能力承担这个义务。”曹远征说,“一带一路”从地理位置上包括了65个国家,占全球人口的将近三分之二,但是GDP只占全球三分之一,说明它依然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依然是快速发展的地带。而这个快速发展并不是靠内生的,而是需要有外力的帮助,因为这个地区是对国际化投资依赖程度最高的地区,正因为这个原因,“一带一路”不仅仅中国关注,它也是全球高度关注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