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外汇)人民币中间价定价已经不算是“黑匣子”了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6-05-09 13:23:11

原标题:(股票外汇)人民币中间价定价已经不算是“黑匣子”了

金投外汇网5月9日讯,周一(5月9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5105元,较上日上调97点,上调幅度(0.15%)为4月29日以来最大,且为四日来首次上调;上周五人民币中间价报6.5202元,较上日下调74点,为连续第三日下调。今日中间价公布后,离岸人民币收复6.52关口,将跌势继续收窄,与在岸价差收窄至略高于200个点子,此前曾一度扩大至250个点子左右。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今日公布,上周五(5月6日)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6.61,较前周下跌0.53%,较2014年底下跌3.39%,为连续第六周创纪录新低。

CFETS同时公布的参考BIS(国际清算银行)货币篮子和SDR(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的汇率指数分别为97.76和96.09,较前周分别下跌0.31%和0.98%,较2014年底则分别贬值2.24%和3.91%;其中BIS篮子指数和SDR篮子指数均再次刷新公布来最低水平。

上周人民币兑美元下跌0.26%,而美元指数探底回升,最终小升0.14%;若自2014年底计算,人民币兑美元仍下跌4.59%,而美元指数累计上涨4.01%。

而中国央行在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专栏文章里表示,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 “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央行称,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大市场决定汇率的力度,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金融室副主任肖立晟周日(5月8日)在接受采访时称,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已经形成“收盘价+篮子货币决定中间价”模式,相比过去,中间价定价已经不算是“黑匣子”了。

现在的矛盾主要在于篮子货币主要反应中国宏观经济,特别是进出口贸易,而中美双边汇率主要反映资本流动的资产价格。二者在不同经济阶段会存在矛盾,如何协调篮子货币和双边汇率的稳定,是未来汇率政策的难点。观察CFETS指数和中美汇率就可看出,有时候中美汇率会更重要,这主要是平衡资本流动和贸易差额的影响

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在上周五夜盘交易中扩大涨势,官方收盘价报6.5023元,较上日官方收盘价上涨0.07%;夜盘交易结束时报6.4904元,较上个交易日夜盘结束时上涨0.27%,结束了之前连续四日的下跌,且为三日来首次收于6.50元上方。上周五在岸人民币全天成交量降至153.4亿美元,为3月25日以来最低。

刚刚过去的一周美元创下六个月来最大单周涨幅,追踪美元兑10种主要货币汇率的彭博美元现货指数上周较之前一周涨幅达1.5%,为去年11月以来最大。随着最新疲软的美国非农数据令美联储6月加息几率骤降,分析师认为这种势头可能维持不了多久了。数据显示,美国4月新增非农就业16万,创七个月最低,也低于市场预期的20万。

《经济参考报》评论文章称,从去年“811”之后的实践来看,人民币汇率没到自由浮动之时。

评论称,在去年“811”汇改之前,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的行政色彩浓厚,经常与市场汇率有明显差距。“811”汇改虽然增强了中间价决定中的市场成分,但也明显削弱了政府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力,导致了汇率预期失稳,并在汇市中一度引发了危险的异常波动。

央行采取更为折中的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既考虑市场力量,又兼顾政策影响力,是比较稳妥的做法。维持这种既有一定弹性、又保持基本稳定的汇率状态最有利于中国宏观经济。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