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咨询》提高人民币的强韧 增强经济抗震能力
原标题:《外汇咨询》提高人民币的强韧 增强经济抗震能力
金投外汇网6月1日讯,虽说不必对人民币汇率波动紧张忧虑,但政府也应确立“战术上重视、战略上藐视”原则,采取有效应对之策。比如,加快汇率形成机制建设,提高人民币应对美元冲击能力,加大对实体经济扶持力度,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抗震”能力等。
近段时间,在美联储 6、7月加息预期大增,而中国经济仍处下行通道等多种综合因素的作用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了剧烈波动。5月24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5468元;25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5693元,大幅贬值225基点;26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5552,较5月25日调升了141个基点;5月30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5784元,中间价大幅下调294点,为2011年2月以来最低。处于“多事之秋”的人民币汇率跌多升少,也给国际国内相关机构和民众不少“假想空间”。
作为全球最大发达经济体,美国自2008年陷入经济萧条、在经历几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之后,2014年出现复苏迹象,尤其去年景气大为改观,前三季度内生增长率分别为1.66%和3.24%和3.27%,均值为2.86%,不仅高于2008年至2014年危机期间平均的0.96%,也高于1947年至2014年1.91%的历史均值。消费季均增长3.23%,已接近3.38%的历史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季均贡献为2.17个百分点,已高于历史平均的2.08;去年10月,美国失业率为5%,较2009年10月10%的阶段高点大幅下降。
今年,美国经济复苏大势不变,IMF预测的经济增长率为2.84%,较去年提升0.27个百分点。这使美联储的加息态度大大明朗了起来。耶伦上周五在哈佛大学的讲话中就明言,美国经济复苏步伐加快,未来几月加息可能是合适的。数据显示,美联储6月加息概率由此前的4%陡增到36%;期货市场对美联储7月加息概率的预期升至58%。随之,美元指数上涨到5月24日的95.5.
经过近4个月的贬值6%后,5月以来美元重新进入升值通道,而美联储加息升温,又使全球主要国家特别是新兴市场国家货币的汇率相应进入了贬值通道。美元指数跌破92后,开始缓步上行。而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也出现了连续两周回升。5月20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升至五周新高97.35,较上周上升0.37.
再看中国经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4月数据显示,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1%,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与去年同期持平;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2.3%;PPI环比上涨0.7%,同比下降3.4%。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尚未走出低谷,往后也会较长时期处于这种状态。且外贸进出口形势不佳,国家海关数据显示,4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999.63亿美元,同比下降5.8%。其中出口总值1727.63亿美元,同比下降1.8%;进口总值1272亿美元,同比下降10.9%;当月贸易顺差455.62亿美元。外贸数据不仅让人担忧,也隐含着企业结汇意愿较低而购汇意愿上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民币贬值预期。
而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中间价波动加大也是人民币汇率定价趋于市场化的表现,并且仍处在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期望范围内。虽然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出现了剧烈波动,但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总预期依然较为稳定,人民币即期汇率表现就较为平稳。同时,与此前几次美元大幅回升人民币剧烈波动不同,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透明,人民币贬值预期越来越稳定。从全球范围看,尽管近期新兴市场面临贬值的压力有所上升,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仍然较为平稳,中国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仍有支撑,且央行引导汇率市场稳定的意愿依然较高,未来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波动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