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骗局:美英靴子迟迟不落地 中国央行是否降息
原标题:外汇骗局:美英靴子迟迟不落地 中国央行是否降息
金投外汇网6月17日讯,在美联储按兵不动、英国退欧公投大限将至之际,全球市场跌宕起伏。在此背景下,海内外对下一阶段中国货币政策走向的关注也再度提高。甚至有经济学家预计,中国央行本月就会降息25个基点。
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高级经济学家周浩表示:
美联储的鸽派论调加大了中国与其他新兴市场国家推出新一轮宽松政策的空间,因为他们面临的资本外流压力减小。预计中国央行本月将把基准贷款利率下调25个基点,近期的经济活动和通胀数据支持其降息。美联储在声明中明显暗示全球经济存在下行风险,意味着中国必须领先采取行动,地区内其他可能放松货币政策的经济体包括印度、印尼和台湾。
今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刊文指出,一方面,美联储加息步伐放缓、英国“脱欧”前景不明等因素,加大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风险和人民币所肩负的责任;另一方面,国内推进供给侧改革也不可能以“大水漫灌”辅之,因此未来“稳健”仍将是中国货币政策的主基调。
人民日报指出,我国经济面临的外部影响因素正在加大,外部变量具体表现有:
有研究机构指出,美联储加息节奏相对较慢,一方面是因为其短期经济复苏放缓,另一方面是美国通胀走势较弱。不过,美国经济复苏相对欧日等经济体依然较好,其货币收紧对比欧日货币宽松,意味着美元仍将处于相对强势,美元指数在经历前期调整后有可能重回升值通道,人民币兑美元便面临贬值压力。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副所长刘明礼认为,英国作为全球第五大经济体,是否留在欧盟这种重大的政治决策必将影响全球经济。与此同时,从当 前国际化进程来看,由于人民币还尚未扮演重要避险货币的角色,英国公投的不确定性将对人民币需求形成冲击,因此中国还是要踏踏实实做好人民币的基本面。
就国内经济形势而言,分析人士指出,供给侧改革中“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同样会深刻影响央行货币政策走向。
上海市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周宇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说:
“人民币汇率是我国制定货币政策时考虑的重要变量之一。美联储放缓加息脚步,短期内有助于人民币企稳回升,而英国“脱欧”公投则会对欧元形成较大打击,助推美元上涨,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所以从外部不确定性增大这个角度讲,一个稳健的货币政策无疑十分必要。
人民日报指出,5月中国总体融资增速放缓,而实体经济“补水”却增多,稳健货币政策全力支持实体经济的趋势一览无余。如果说2015年货币政策以稳健略偏宽松为主,那么如今货币政策有望继续维持“稳健”的基调,同时更加注重经济平稳运行与结构调整的平衡。
文章并称,货币政策与人民币汇率“双稳”的格局也正成为市场的共同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