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基金)汇率问题成G20焦点 人民币汇率基准体系不断完善
原标题:(外汇基金)汇率问题成G20焦点 人民币汇率基准体系不断完善
金投外汇网7月26日讯,汇率问题再次成为刚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重要议题。7月24日发布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公报中指出:“我们重申,汇率的过度波动和无序调整会影响经济和金融稳定。我们将就外汇市场密切讨论沟通。我们重申此前的汇率承诺,包括将避免竞争性贬值和不以竞争性目的来盯住汇率。我们将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在汇率方面的政策相对稳健。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基准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实际汇率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继续推进,人民币汇率根据市场供求变化自发调节、双向浮动的特征更加明显。与此同时,外汇交易量较快增长,交易品种和方式不断完善。
人民币汇率基准体系不断完善 实际汇率基本稳定
2015年12月,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对外发布人民币汇率指数,包括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参考BIS货币篮子计算和参考SDR货币篮子计算的人民币汇率指数。
在业内看来,上述基准指标的发布,完善了境内人民币汇率基准指标体系,便利市场参与主体全面准确衡量人民币汇率水平和市场供求情况,也提高了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在人民币相关产品上的定价话语权。
来自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2016年6月末,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为95.02,较去年末贬值5.86%;参考BIS货币篮子、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分别为96.09和95.76,较去年末分别贬值5.53%和3.12%。
总体来看,虽然上半年人民币名义汇率指数有一定幅度贬值,但若将物价因素考虑在内,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实际汇率还是保持了基本稳定。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持续推进 双向浮动特征更加明显
自去年8月汇改以来,央行持续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改革,逐步形成“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在报价时,既考虑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也会参考BIS和SDR货币篮子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以剔除篮子货币汇率变化中的噪音,在国际市场波动加大时,还有一定的过滤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