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管理》人民币汇改初战告捷渐入佳境
原标题:《外汇管理》人民币汇改初战告捷渐入佳境
金投外汇网8月11日讯,中国实施8.11汇改一年后,人民币中间价机制终于渐入佳境。在肯定汇改市场化和透明化进步的同时,多家市场主流机构指出,人民币距清洁浮动的最终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中间价改革一年来,人民币兑美元已累计贬值约7%,市场情绪反而趋向稳定。今年春节以后,随着“收盘价+一篮子汇率”机制透明度增加,外汇市场逐渐告别了去年8月及今年1月对人民币贬值的恐慌,在今夏的贬值行情中,资本外流、外汇储备下降压力明显改观。
人民币即将于今年10月正式入篮SDR,虽然此次汇改已为多数市场参与者所接受和认可,但中国央行为稳定外汇市场,亦付出了代价。8.11周年前夕彭博访问的多位资深市场人士均表示,当前资本管制趋严,央行干预依然较多,人民币国际化因离岸市场波动及贬值预期而趋冷,这些迹象均显示距汇率“清洁浮动”的目标,道阻且长。
“8.11后形成的人民币汇率机制并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过渡性的汇率安排,”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并曾任职于国际清算银行的朱海斌表示。人民币作为一个大国货币,最终要走向可兑换、自由浮动,而在此之前,包括淡化干预在内,中国央行还有很多准备工作要做,“很难判断这个自由浮动具体何时发生。”
招商银行外汇交易主管张治青、瑞穗证券亚洲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法兴银行中国区环球市场交易部董事总经理何昕等均在采访中表示,中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汇率市场化还需三年乃至更久的时间。
最大进步
尽管仍有种种不足,与之前的十年相比,2015年8月11日的中间价改革给中国外汇市场带来的变化,依然获得了多数市场人士的首肯。8.11汇改前,央行确定的汇率中间价持续较在岸市场的收盘汇率强约2%,在汇率日波幅被限制在2%的条件下,中间价事实上挡住了市场存在的贬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