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工具》央行暴露行动线索 如何管理人民币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6-08-11 16:09:42

原标题:《外汇工具》央行暴露行动线索 如何管理人民币

今日早盘前,离岸人民币(CNH)对美元较昨日收涨0.29%,创两周最大涨幅,报6.6427元。

在岸人民币(CNY)兑美元昨日夜盘收盘报6.6400,较前一日夜盘收盘飙涨201点,全天成交量205.71亿美元。从收盘来看,CNY和CNH即期汇差收窄至27点,远低于彭博统计的过去12个月均值257点和7月来均值76点。

中国一年前突然宣布汇改并引发人民币贬值,震动全球金融市场。由于当时人民币存在贬值压力,当天人民币中间价暴跌1000点,约2%的历史最大单日贬值幅度吓坏了市场,一时间市场甚至出现崩盘迹象。

对于汇改影响长短、甚至会不会倒退,很多人都摸不到方向,大家都有很多疑虑。

在一位中国外汇市场“老江湖”眼中,人民币汇改下一步行动的线索,就藏在中国央行的一条微博中。

央行下一步方向

中国央行在微博中透露,央行开会研究了商业银行有序参与离岸外汇市场的问题。中信银行金融市场部副总经理孙炜表示,部分境内中资行有望直接参与离岸人民币(CNH)市场交易,从而为在岸市场引入更多离岸市场供求。

“个人判断这个政策会很快推出,”孙炜表示。孙炜的自信源于他对人民币汇改逻辑的判断:去年8.11汇改以来,新的中间价形成机制逐步明确并为市场接受,人民币汇率实现了市场按供需关系“找价格”的突破。

下一步中资行出海,能够引入更多反映市场预期的供求,从而有望实现境内市场供求结构的突破,“重要程度和8.11完全可以相提并论,”孙炜认为。

境内银行若直接能在境外CNH市场自由交易并在境内平盘,意味着在岸市场将引入更多体现汇率预期的离岸投机性交易需求。

这意味着央行的方向为,减少对汇率和资本流动的管制,及时通过市场释放压力,才是汇率长期稳定之道。

目前,在岸市场主要由基于贸易投资等“实际需求”的结售汇业务和银行自营盘买卖构成,对离岸市场开放有限。CNH市场参与者只能在满足实需背景审核要求前提下,通过人民币购售业务进入在岸市场平盘,该业务在资本外流压力下管理更趋严格。

中资银行赚钱之道

此前,中国央行6月21日在微博中表示,随着外汇市场对外开放的发展,商业银行对境内外外汇市场进一步融合的需求增强,为提高外汇市场双向开放水平,近日人民银行召开会议研究了商业银行有序参与离岸外汇市场的问题。

这条78个字的微博截至本周三只获得了7条评论、22个转发,而且没有出现在央行网站上。

“中资银行不是带着央行的授意出海的,是去凭本事吃饭的。他们需要在一个参与者更多元化、供求更丰富的市场里去练练手,”从业近二十载,并牵头起草中国外汇市场自律机制细则的孙炜,于8.11汇改一周年前夕对彭博社表示。

孙炜进一步表示,作为商业银行,汇改的期待值来自于在一个明确、透明的政策机制保障下,市场逐步引入更多的参与者和充分的供求关系来增强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只要不是完全的固定汇率或者完全的资本管制,银行都有生意做。”

供求结构正是目前人民币在岸与离岸市场最大的区别所在。境内的结售汇市场以符合外汇管理政策的结售汇和套期保值需求为主,境外包括CNH在内的市场,在合法范围内均为完全自由交易。

“关键是供求关系的融合,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东西,”孙炜说。

这对中资银行来说,将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你到国际市场上要会报价、会管风险,这是个手艺活,”孙炜说。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