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咨询)人民币跌破6.7是主动的行为?
原标题:(外汇咨询)人民币跌破6.7是主动的行为?
金投外汇网10月11日讯,10月10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报6.7008,人民币较上一交易日大幅贬值230个基点,创下“811汇改”以来的中间价新低,也跌穿了6.7的整数关口。这导致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再度升温。而且,这个事件恰好发生在10月1日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使一些人认为,在人民币入篮之后,央行缺乏动力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跌破6.7是主动的行为,意味着今后人民币会较大幅度地贬值。
10月7日发布的9月末外汇储备余额数据,使这些看空人民币的人更加确信,央行会任由人民币贬值。9月末外汇储备为3.17万亿美元,较上月减少188亿美元,这是连续第三个月下降。有人认为,为了对抗人民币贬值压力,央行在市场上投放了大量美元,导致外汇储备余额减少。他们认为,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需要牺牲外汇储备,随着外汇储备余额不断下降,将不再愿意牺牲外汇储备去维持汇率稳定。
这些看空人民币的论调都属于过度解读,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在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交易日跌破6.7整数关口,既不是因为人民币正式加入了SDR货币篮子,也不是因为外汇储备连续三个月减少,而主要是因为长假期间美元指数升幅较大。按照“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机制,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要维持相对稳定,而美元对一篮子货币升值较大,结果就是人民币对美元呈现较大幅度的贬值。人民币暂时跌破6.7整数关口,恰好是根据汇率形成机制、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的行为,根本不能理解为任由人民币贬值。
这个事件也与国庆长假有一定的关系,美元指数在此期间积累了较大涨幅,而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却不能及时调整,因而在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一次性地反映出来。如果不是长假期间,央行或许可以使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适度升值,从而消化一部分美元指数上升的影响。根据中国货币网特约评论员的相关文章,10月10日,虽然人民币对美元较大幅度贬值,但CFETS测算的人民币汇率指数是升值的。今后,如果美元指数继续上升,央行可能还会这样做,使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略有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