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外汇》人民币一跌再跌 背后的真凶是?
原标题:《农行外汇》人民币一跌再跌 背后的真凶是?
金投外汇网10月24日讯,截至上周五(10月21日)16:30收盘,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报6.7599,在击穿了所谓的“6.7铁底”后再破6.75,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更是一度跌至6.7708。一时间,市场的情绪再起波澜――6.8会是下一个“铁底”吗?
其实,细数过去一年,人民币出现过四轮较为明显的贬值――2015年的“8・11新汇改”后,人民币快速贬值近3%;2015年12月,央行推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人民币不再盯住单一美元,而是参考一篮子货币,当时至2016年2月G20上海峰会前,人民币持续走贬;今年6月24日英国意外脱欧,英镑暴跌导致美元被动升值,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再度释放;而第四轮贬值则正在进行,不同的是,此次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为凸显。
“12月美联储加息预期愈来愈强,美元恐持续强势,在现行汇率形成机制下,人民币对美元可能将因此承受更强的下行压力,亦使得跨境资本流出的压力加大。”中国金融40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原司长管涛上周接受外媒采访时表示。主流观点也认为,央行对中间价的干预正不断减少,未来的汇率更取决于一篮子货币的波动。
在岸人民币走势
破6.75的背后“真凶”
随着G20杭州峰会闭幕以及人民币正式加入SDR(特别提款权),在国庆过后,人民币便启动了本轮“连跌行情”。
10月13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6.7296,连续第7天下调,较前日夜盘跌96点,美元指数则在各种利好之下气势如虹,一度突破了98;10月21日,人民币中间价下调247个基点,报6.7558,刷新逾六年新低,亦为8月29日以来最大调降幅度。当日9:52,在岸人民币跌破6.75大关,此后险守6.76关口,也离近期市场热议的“6.8铁底”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