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关门危机是闹剧or生活剧?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8-01-27 12:44:04

原标题:美国政府关门危机是闹剧or生活剧?

这届美国政府似乎不太行,上台一周年便送给世界一个“笑话”。由于参议院没有通过短期拨款决议,美国联邦政府从1月20日零时宣布关门;22日,还没等外界反应过来,参议院又通过了短期拨款议案,允许联邦政府重新开门。在很多人看来,美国联邦政府简直就像小孩“过家家”,说关门就关门,说开门就开门,没一点严肃性。

实际上,并不是美国联邦政府不严肃,而是美国政治体制太复杂。联邦政府开门和关门背后,隐含着一套相互制衡的权力安排。只有弄清这套权力安排,才能明白美国联邦政府为何关门,以及联邦政府关门对美国有何影响。

美国政府关门是什么意思?

对于中国人来说,政府关门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中国历史上那么多个政府,除非被推翻或颠覆,从来没有一个政府宣布关门。忠臣老将都信奉“天下不能一日无主”,政府关门根本不能想象。这种文化背景使得中国人很难理解美国所谓的“government shutdown”(政府关门),所以有必要专门解释。

在中文语境中,政府就是政府,它是一元化或一体化的,包含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政治部门。而在美国,联邦政府分为三个权力分支,其中国会两院负责起草、批准政府财政预算。如果国会两院到期不批准预算,联邦行政机构就没有经费可用,工作人员就发不出工资,不得不暂时休假。联邦法院系统在没有额外资金的情况下,可以继续维持3周时间,所以事实上的美国政府关门,主要指联邦行政机构暂停服务。

美国联邦政府选择暂停服务时,会区分必要服务和非必要服务。像国防、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等部门,属于社会须臾不可或缺的机构,一般会借助白宫自主支配基金(the discretionary budget)继续维持。以此次关门为例,国防部、司法部、边境保护和移民局、国家运输管理局、邮政局等继续开放,而劳工部、国税局、内政部、商务部、教育部、环保署、能源署、食物和医药管理局、健康和公众服务部、航空航天局、国家卫生研究所、国家博物馆等部门,则大部分暂时关闭。因此,所谓美国政府关门,并不是一切机构都关闭,而是仅关闭非核心或非紧要部门。

近年来,由于制造业外流、移民涌入,美国蓝领阶层失业加失落,怨气越来越大。共和党在特朗普强力带动之下,主张抛弃不切实际的人权、环保、全球化幻想,限制非法移民,降低国内税收,改变经费分配方案,重建蓝领阶层乃至整个美国的辉煌;民主党人则固守传统价值观,仍然致力于维护移民(包括非法移民)和少数人权利,提升社会福利,引领全球化,在全球环保和反恐怖主义活动中扮演核心角色。

由于政见针锋相对,国会两党越来越难在重大议题上达成共识。为了迫使对方妥协,或者争取政治筹码,双方便往往拿财政预算说事。这次参议院没有通过短期预算法案,主要就是因为民主党议员对特朗普总统不满,心中有气。特朗普废除“儿童入境暂缓遣返”项目(DAKA)、准备缩减移民计划和修建墨西哥边境墙,都令民主党议员极度愤慨。他们为了向共和党施压,也为了向自己所代表的选民有所交代,集体投下反对票,致使短期预算决议案未能通过。

联邦政府关门对美国有多大影响

联邦政府关门以后,40%左右的联邦雇员不能上班,很多申请、交易不能进行,当然会造成一定损失。根据美国电视新闻网估计,联邦政府关门一天的损失可能为65亿美元。但是,说美国政府关门损失之巨超乎想象,甚至预示着美国政治衰退,恐怕也是夸大之词。从历史来看,联邦政府关门不会影响美国长时段发展。从1976年到1990年,美国联邦政府几乎年年停摆,个别年份甚至停摆两到三次。1976年、1977年、1978年和1979年停摆的四次,还都在10天以上。但是,在此期间,美国经济没有衰落,反而在里根执政后期迎来了经济复苏。1995年,美国联邦政府关门两次,其中一次达到史无前例的21天,可是这两次政府关门同样没有中断美国经济发展。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经历了和平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增长。

长时段来看,联邦政府关门只是美国政治中的一个小插曲,甚至是不可避免的小插曲。它的出现,对美国来说当然不是好事,但是也并非完全脱离常规的“闹剧”。以此推论美国政治陷入紊乱或危机,是站不住脚的。

当前的美国确实存在危机,但是这个危机不是偶尔出现的联邦政府关门,甚至不是“狂人总统”特朗普上台,而是隐含在特朗普上台背后的社会撕裂。由于资本外流、制造业不足,美国蓝领阶层严重受损,对“少数正确”、移民融入以及全球化极度不满。这种不满通过选举政治,促成了共和党的精神蜕变及其与民主党的截然对立。社会撕裂和政见意识形态化,才是今日美国政治所面临的致命挑战。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