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指数创下16个月新高 人民币强韧超出预期
原标题:美元指数创下16个月新高 人民币强韧超出预期
尽管美元指数创下16个月新高,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表现出强劲的弹性。“脱钩”正成为时下机构分析两者关系的常用表达。
11月17日,美元指数短期内迅速上涨,一度达到96点,继续刷新去年7月以来的新高。但更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元指数走强的同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并未出现先前的反向变化,而是在6.38~6.40的区间内保持了高于预期的韧性。第17天,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甚至继续小幅上升。
许多分析师指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美元指数脱钩的表现主要受到中国出口高速增长和国内美元存款超过1万亿美元等因素的支持。这种独立的强势市场预计在短期内仍将持续,人民币汇率将继续在6.4左右的双向窄幅波动。
美国经济数据最近助推美元飙升。根据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11月16日发布的数据,10月份美国零售额增长1.7%,为今年3月以来最大增幅;与此同时,上周公布的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也录得自1990年以来的最大涨幅。
强劲的消费和不断上涨的物价加剧了市场对美联储可能提前加息的猜测,这导致美元指数走强。
然而,尽管美元指数持续走强,人民币兑美元的走势类似脱钩,并牢牢固定在6.4附近。在过去的10个交易日里,虽然美元指数上升了2%以上,但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变动幅度保持不变,基本上在6.38~6.40的狭窄范围内。
事实上,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美元指数脱钩并非最近的事。自今年9月以来,美元指数开始大幅偏离。
从8月底到今年11月12日收盘,美元指数升值2.66%,其中人民币兑美元升值1.15%;截至11月12日,CFETS人民币指数上涨2.5%至101.08,为2015年12月18日以来的最高点。
兴业研究认为,在美元兑人民币和美元指数脱钩后,人民币汇率在升值方向上偏离了美元锚定。截至11月12日收盘,人民币升值超调已达到历史最高水平5.88%。此外,与本币信贷周期和新兴市场股票的相对表现相比,人民币汇率也显示出明显的升值超调。
许多分析师指出,人民币美元汇率相对于美元指数的独立市场源于今年以来中国出口的高度繁荣和人民币汇率的急剧上升国内美元存款。嘉盛集团全球研究总监Matt weller表示,人民币走强的关键因素是出口。今年前10个月,中国贸易顺差超过5100亿美元,;相比之下,今年前8个月,世界第二大贸易顺差国德国的顺差仅略高于1500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三分之一。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中国的高弹性供应链支持了中国的出口。
值得注意的是,强劲的出口也导致了国内美元存款的大幅增加,这也“帮助”了人民币汇率的保持。10月底,我国外币存款余额达到1.0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5.5%,成为承担国内美元流动性的重要储备库。
“资金源源不断地流入中国,中国企业的国内外币存款超过1万亿美元,这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一旦人民币贬值,企业就会趁机结汇,从而推高人民币汇率。“Matt weller称。
除了宽松的国内美元流动性推动人民币汇率走强外,兴业银行研究所还认为,目前离岸人民币利率在绝对值和国内外利差方面处于较高水平。隔夜离岸人民币利率(CNH HIBOR)的中央上调增加了人民币的短期成本。
上述支持人民币汇率弹性的因素将在短期内继续存在。因此,许多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短期内仍将保持强势。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研究所副所长明明表示,今年以来,出口表现持续好于预期,加上中美关系缓和,已成为支撑人民币币值的重要因素。短期来看,在出口的推动下,结汇需求增加,中美关系乐观,关税减免的潜在好处,人民币整体保持了较强的弹性。
Matt Welle认为,总体而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保持在6.4-6.6的强势区间。然而,在美元大幅反弹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一直低于6.4,这似乎太强了。我们需要警惕短期修正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