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来袭 美联储是否还会加息?
原标题:Omicron来袭 美联储是否还会加息?
Omicron得到史上最快命名。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冠病毒变异株标记为三个层次:一是“需要担忧的变异毒株(VOC)”,对这类毒株的响应级别最高;二是“需要关注的变异毒株(VOI)”;三是“需要监测的变异毒株(VUM)”。Omicron是目前VOC名单中列出的最快的变异毒株,从最早报告到列入VOC名单不到一个月。据BNO news统计,截至目前,全球共有13个国家或地区发现了由Omicron变异毒株引起的新确诊或疑似病例,其中南非最为集中。虽然这一变异毒株是在11月才被发现的,但它很快就成为南非的优势毒株。从理论上讲,Omicron突变毒株的传播能力可能比其他变异毒株强得多。但事实上,目前人们对该变异毒株的了解相对较少,其传染性和免疫逃避能力尚未确定,尚需进一步观察。
如果疫情蔓延,会对经济造成什么影响?当谈到Omicron变异毒株对经济的影响时,它只不过是以下三种情况之一:一是仅仅“虚惊一场”,全球经济将几乎不受影响,资本市场条件的影响将很快得到修复;其次,变异毒株的传染性和毒性超出预期,现有的免疫方法完全无效。这相当于新冠肺炎的再次出现,全球政策环境将再次宽松,这可能对资本市场有利。然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性很小;三是由Omicron变异毒株引发的疫情严重程度介于前两种情形之间,类似于Delta变异毒株产生的影响,这种情形具备一定的出现概率,后文的分析也是立足于此。从目前情况看,全球经济体的疫苗覆盖水平已经很高,全球疫情的严重程度可能低于上一轮,发达经济体受到的干扰较小,疫情可能仍主要集中在发展中经济体。
从上一轮由Delta变异毒株引起的全球流行来看,对发达经济体增长的干扰相对有限。发达经济体的复苏已进入稳定状态。增长和修复的后续驱动力本应来自全球经济复苏一体化的改善,但如果疫情再次爆发,这一进程将被中断。这意味着具有经济复苏潜力的新兴经济体可能会继续陷入困境,而发达经济体和中国的增长将处于不温不火的稳定状态。
即使出现新一轮全球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可能不会特别显著,但结构性失衡将更加难以缓解。一方面,如果国内的“清零”防控策略保持不变,消费很可能会持续低于预期。另一方面,我国出口的韧性可能会得到巩固。
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决定了资产的趋势,而这次应对可能不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是决定全球主要资产趋势的关键。拜登提名鲍威尔连任美联储主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对通胀的更大担忧。我们预计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基调将相对强硬。由于新一轮疫情蔓延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有限,很可能不会导致GDP增长大幅下滑。然而,由于这一疫情阻碍了全球联动复苏的进程,发达经济体与新兴市场之间的经济增长差距可能再次扩大,美联储最担心的通胀问题短期内难以得到有效缓解。通胀很难降温,这将迫使美联储继续保持当前的政策紧缩方向,甚至可能加快步伐。基于这一判断,我们认为目前判断取消加息的理由是不够的大类资产配置方向和“衰退交易”存在着显著不同,美元指数可能恢复上升趋势,抑制大宗商品整体价格的上涨。此外,这也符合人民币汇率贬值可能加强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