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理论》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加剧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2-09-09 17:23:46

原标题:《外汇理论》中国经济的下行压力加剧

周日(9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虽然中国8月份物价及消费均保持平稳,但工业增加值逊于预期以及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跌幅持续扩大,表明三季度经济仍处于下行寻底阶段,可能会促成稳增长政策继续加力。

中国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率增速放缓至8.9%,不及预期的上升9.1%,前值上升9.2%;8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月率上升0.69%。1-8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率增速回落至20.2%,预期上升20.4%。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率上升13.2%,与市场预期一致,升幅略高于7月的13.1%。8月PPI年率下降3.5%,预期下降3.3%。8月CPI年率上升2.0%,符合预期。

除了加快投资审批,扩大投资规模这一立杆见影的举措外,稳定外贸,刺激消费以及货币政策松动的预期也在升温,尤其是降准降息等减轻企业资金成本压力的政策。

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师主任称:“从今天的数据看,至少验证了此前担忧的物价反弹时间提前,而经济企稳的时点推后这一判断,对中国经济并不是好事,下行压力仍然很大,目前没看出企稳的迹象。”

他指出,从发改委上周末密集审批项目来看,政策已对偏淡的8月数据提前反应,显示稳增长的政策力度需要加强,不排除后续会在稳定外贸,提高出口退税率以及刺激消费上再着力;而货币政策中的降息降准也很有必要。

交通银行研究部高级宏观分析师认为,三个数据都没有改善的迹象,显示国内实体经济仍然处于低位,这也说明了发改委批基建项目的原因;前期的稳增长措施对实体经济实质的拉升作用没有体现出来,可能还是需要政策方面急需加大力度。

他预计,货币政策后续主要朝着释放流动性的方向预调微调,可能会更频繁的使用逆回购来投放流动性,年内还是有降准可能性,因为市场上流动性仍然偏紧;积极的财政政策空间更大,像结构性减税方面,更多给企业让利。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近半年PPI跌幅持续扩大已令市场担忧工业品生产领域潜存的通缩隐忧,从8月的工业生产数据看,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7月回落0.3个百分点,更昭示中国经济面临的产能全面过剩,生产领域不振的困境未见好转。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张永军表示,8月份不好的经济数据也让市场有所预期,不过工业增加值涨幅继续回落还是有些令人意外,表明实体经济的困境可能远超过想象,经济下行的压力也超过预期,探底的时间会相应拉长。

他称,原本以为8月份的投资会有所加快,但从数据看反映的并不明显,而房地产投资增速略有加快,1-8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比1-7月份提高0.2个百分点,这显然与政府加快保障房投资有关。

牛犁认为,从已经公布的工业和投资等数据推测,预计三季度的GDP增幅可能会低于二季度的7.6%,甚至可能跌破7.5%;而中国目前要顾及两个相互矛盾的政策目标,即要经济稳增长,又要严控房价上涨,这种阵痛显然是中国必需承受的。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表示:“中国经济积重难返,不是靠逆周期的调控,更多靠制度性改革,引导制度红利,才能帮中国经济企稳回升,这需要时间,在这个时间段,可能经济会呈现总体低迷的状况。短期来看,7%及以上是常态,不用担心硬着陆。”

分析师表示,三季度经济应该还是在底部徘徊,未来经济也不太会出现持续回升,“我们观察到政府对经济增速放缓的容忍度是放宽的,已经了解到现在外部环境比较糟糕,中国经济要保持自己独立快速的增长,难度实际是比较大的”。

分析师进一步指出,更重要的是国内经济放缓,除了外部的冲击,也有内部中长期结构性问题积累的原因在里面,所以这时急于把经济增速拉上来,而不是推结构性改革的话,短期可能增长起来了,但后期掉下去的可能性和幅度也许会更大。

分析师分析称,出口刺激不起来,消费在整个社保体系还有收入分配改革没有到位的情况下,短期要刺激也比较难,投资可能是最有效的一个工具;虽然现在还没有全面铺开,且主要还是一些城市的基础设施,集中在中西部一些地方,这些对改善区域结构提升中西部城市未来经济实力是有效的,也是调结构的措施。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