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外汇:伦敦对人民币离岸市场虎视眈眈
原标题:央行外汇:伦敦对人民币离岸市场虎视眈眈
近年来,几任伦敦金融城市长对金融城的建设虽然都有各自的想法,但是却有一个共同心愿:就是要把伦敦打造成西方的人民币离岸中心。
看中人民币未来前景
最早流露出急切合作意向的应算是伦敦金融城第682任市长安司利。2010年秋季他率领英国50多家知名金融及专业服务企业的总裁访问中国。访问中,他一再表示看重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地位,伦敦金融城愿意与中国展开金融领域的合作,同时希望能为上海打造国际金融中心提供帮助。在随后的市长白乐威执掌伦敦金融城期间,他曾明确提出有意把伦敦建设成为人民币离岸中心。这位市长卸任后就职于英中贸易协会,作为这家机构的主席,他仍在为推动离岸中心的建设作努力。2011年10月,吴达为走上了前台,这位有着地道中国人姓名的前市长更是致力于加速推进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在其任期内,伦敦金融城于2012年4月18日正式启动了“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现任市长吉福德同样重视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他一再对外强调,伦敦金融城密切关注人民币这一未来新国际货币的崛起,伦敦金融城将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大力发展人民币业务,把伦敦打造成西方的人民币离岸中心。
丰厚回报 吸引关注
“人民币业务中心计划”是伦敦期待打造成人民币离岸中心的最核心内容。这项计划受到了中英两国政府的支持。目前已经有10家银行加入了该计划。在2012年,伦敦金融城一直马不停蹄地进行宣传和市场推广,为企业提供人民币使用指南,让欧洲的企业和投资者意识到在对华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能够节省费用、提高效率。同时也努力呼吁简化使用人民币的手续,让中小企业也能从中受益。
英国金融家们执意要把伦敦建设成西方人民币离岸中心,自然是从经济利益方面考虑。据汇丰中国全球研究中心估计,到2015年大约2万亿美元的贸易额或中国年度贸易总额的30%将以人民币结算。同时,汇丰中国预测,到2014年全球人民币支付中的欧洲份额将增加1倍,达到14%,其中蕴含的经济利益可见一斑。
当然,伦敦金融城有着自身的先天优势,这也是几任金融城市长游说中国的理由。伦敦是全球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金融中心之一,其跨境银行贷款占全球总量18%,场外利率衍生品交易额占全球总量46%,外汇日均交易量达2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40%。同时伦敦有着难得的地理优势,由于所处时区差异较大,伦敦可与中国香港市场形成互补,延长了欧洲、中东、非洲及其他地区的交易时间。另外,金融城完善的法律制度也增加了其对国外金融产品的吸引力。
竞争对手 虎视眈眈
不过,伦敦金融城市长们的心愿面临着来自英吉利海峡对岸的挑战,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也期待着培育人民币离岸市场。
有媒体称,英国是非欧元区国家,欧元区国家与中国贸易结算被选择在英国进行,多少有些让人不好接受。事实上,去年11月,法国央行行长就带领一个大型法国商务代表团抵达中国香港,代表团的任务是说服银行家和企业,充分发挥巴黎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近年来英国银行业频繁出现的丑闻也对其信誉造成了严重冲击。如此看来,要真正地把伦敦打造成西方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伦敦金融城的市长们仍有许多任务要做:不仅需要整肃法律法规,重塑金融城形象,而且还应当更多地考虑中方的利益,切实做到使中英双方都能从离岸中心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