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汇兑:欧元区即将迎来拉脱维亚的加入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4-01-01 10:06:21

原标题:外汇汇兑:欧元区即将迎来拉脱维亚的加入

尽管外界对于欧元区17个成员国中哪个会率先退出的猜测已经持续了数年之久,但欧元区却即将在周三(2014年1月1日)迎来第18个成员国——拉脱维亚。

作为人口仅200万的东欧国家,拉脱维亚早在2004年就已经加入欧盟(EU)自由市场,但其加入单一货币欧元区的努力最终获得首肯还是在2013年6月后期。而在拉脱维亚之前,作为前苏联卫星成员的爱沙尼亚和斯洛伐克已经晋级为欧元区成员国。

在周三,拉脱维亚民众将能够按照0.7:1的固定汇率用本国货币拉特兑换欧元。在之后的两周时间里,拉特和欧元都可以流通,而在这两周时间结束之后,拉特将不再是合法货币。

拉脱维亚跻身欧元区将会巩固其与欧洲其他地区乃至西方世界的融合,这一进程早在前苏联解体之后就已经开始——拉脱维亚先成为北约(NATO)成员国,紧接着又加入联合国(UN)和欧盟。

相比西欧国家,拉脱维亚仍然贫弱不堪——其2012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1905万美元,相比欧盟平均水平低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同期水平为4.1245万美元;尽管如此,拉脱维亚相比欧盟大部分国家要健康得多;该国经济在2013年的增速可能在4.0%,相比之下,欧元区GDP恐怕还得在2013年再次萎缩0.6%。

与此同时,在欧洲大陆许多国家看来,拉脱维亚无疑在如何权衡财政紧缩与刺激经济增长之间树立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典范。在2008年遭遇全球金融危机重创之后,拉脱维亚从欧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及其众多北欧邻邦获得75亿欧元贷款,并实施了欧洲大陆史无前例的财政紧缩计划——将预算赤字规模缩减了将近17%,其中的措施包括将公共部门薪资水平平均大减25%、大面积裁员、降低社会保障基金和大幅上调间接税。

为了满足加入欧元区的要求,拉脱维亚还得满足五个经济上的“收敛性判别准则(convergence criteria)”,其中就包括物价和汇率稳定,以及低水平政府债务和预算赤字。

为何要加入欧元区?

鉴于拉脱维亚成功地实现自力更生,该国政府加入欧元区的决定已经让许多人争执得头破血流;相比之下,欧元区此时正缓慢地从削弱政府和银行业债务危机之中实现复苏。

然而,加入欧元区仍然能给拉脱维亚带来若干不言而喻的好处,其中就包括在向欧元区出口时降低交易成本和汇率成本,毕竟,拉脱维亚对欧元区出口额占其整体商品出口的比重达到30%。一旦加入欧元区,拉脱维亚还能降低自身大规模外部金融要求和高水平外汇债务所带来的风险。

与此同时,一旦加入欧元区,拉脱维亚还可能在外商直接投资(FDI)上提升自身吸引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与欧元区其他成员国展开商务合作的成本会降低,企业界也更愿意在同一个欧洲的基础上进行合作;更何况,成员国资格还能向投资者确保,当拉脱维亚经济陷入挣扎困境时,将获得来自欧元区的支持。

而从公关的角度来看,加入欧元区还可以帮助拉脱维亚强调自身在2009年之后的复苏力度。标准银行(Standard Bank)曾在12月份给出的一份研报中指出,拉脱维亚似乎仍然受到惩罚,因为该国实际上处于2008-2009年危机的地区性风口浪尖,但拉脱维亚在后危机时代所实施的大刀阔斧的改革本身并不能赋予其信誉。

一旦加入欧元区,拉脱维亚就会在货币政策上丧失管控权,其应对经济动荡的能力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对于拉脱维亚的小规模开放式经济而言,这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鉴于拉脱维亚在实施苛刻的财政政策、内部贬值和结构性改革上取得成功,表明该国经济的确具备相当出色的适应性。

拉脱维亚公众对于该国加入欧元区的努力存在相当程度的怀疑。当该国最终在2013年6月份被宣布为欧元区成员国时,公众的支持率仅有38%。

在拉脱维亚之后,立陶宛将是近期唯一可能加入欧元区的东欧国家——最早可能在2015年年初。尽管波兰、保加利亚和罗马利亚等国也可能会加入欧元区,但鉴于这些国家甚至还没有加入欧洲汇率机制(ERM),加入欧元区更不可能成为眼下的话题。ERM就是上述“收敛性判别准则”的内容之一,是有关一国货币钉住欧元的措施。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