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外汇)美联储1月决议三大亮点点评

来源:金鼎黄金时间:2014-01-30 17:12:17

原标题:(央行外汇)美联储1月决议三大亮点点评

尽管此次美联储决议如市场此前猜测,基本没有出现意外,投资者对此反应整体也并不大,但从中,我们仍找出一些亮点,对于其未来货币政策的走向和金融市场的波动或许有一定借鉴意义。

1、此次决议声明措辞与12月无太大变化

与12月的美联储决议声明相比,此次美联储决议的声明措辞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素有“美联储通讯社”之称华尔街日报记者Jon Hilsenrath就在决议公布后第一时间认为,官员对经济表现给出了有好有坏的评估,基本与12月决议出入不大。

他表示,积极的方面是,美联储认为“最近几个季度经济活动的增长已经加速”。联储也观察到家庭支出和企业固定投资都“在最近几个月更快速的上升”。但官员也用“有好有坏”来形容劳动力市场指标,很可能是与12月令人失望的非农就业报告有关,同时美联储也注意到房地产的复苏“在一定程度上减速了”。

某种意义上,此次决议巩固了这个时间表(伯南克强烈暗示的每次会议缩减100亿美元)。然而,美联储官员重申,他们的策略继续依赖于未来的经济数据。如果数据“大体上支持”美联储对劳动力市场持续改善和通胀正回归央行2%通胀目标的预期,美联储将很可能“在未来的会议上以更快的步伐”缩减购债规模。美联储还表示:“资产购买并非预设的过程。”

整体来说,这次美联储的声明与上个月的声明比没有什么改变。12月令人失望的非农就业报告和最近新兴市场的动荡都不足以降低他们对美国经济的乐观预期。美联储重申了他们的观点,而“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前景的风险已经变得更为平衡了”,这句话是在去年12月的声明中首次出现的。

2、决议结果“难得”全票通过

隔夜缩减债券购买计划的决议是一致通过的,这是2011年6月以来第一次没有出现反对声音的议息会议。

以往,在美联储议息会议中,FOMC中总有部分委员扮演“红脸”,部分委员扮演“白脸”,以去年的历次决议为例,在12月最终决定削减QE前,堪萨斯城联储主席乔治一直是唯一反对维持规模不变的那个人,而在12月宣布削减时,波士顿联储主席罗森格林又成为了反对缩减QE的独行者。

因此,无论是11:1,还是9:1,在过去两年半的时间里,美联储决议中都至少有一个反对的声音,而此次全票通过的结果无疑显得难能可贵。此前,从多位美联储官员的表态中,不少分析师可能认为柯薛拉柯塔有望成为本次决议中唯一反对削减QE的鸽派人物,但事实证明他在此次决议中也选择了随波逐流。

对于崇尚个人英雄主义的美国人而言,要想令一个团体保持一致,无疑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或许,此次决议的全票通过留有他们为伯南克完美告别的意义存在。但不可否认,美联储内部目前对于进一步缩减QE的意见,达成了空前统一,而这对于即将接手美联储主席的耶伦而言,其中既存在利好也存在挑战。

在她即将到来的任期内,她是否有能力令美联储保持伯老任内的相对团结?而全票通过的结果,是否会在未来可能出现的美国经济遇到冲击、或更多新兴市场遭遇打击,迫使美联储改变现有退出政策时留有灵活应变的能力,无疑有待检验。

3、美联储暂时无视新兴市场困局

自上周以来,全球投资者资金撤离多个新兴市场国家的状况引爆了继欧债危机之后的新一轮全球金融市场恐慌,而新兴市场国家相对不够健全的监管体系,以及各自内部存在着的固有结构缺陷也成为了使局势进一步恶化的催化剂。在局面渐趋失控的背景下,印度央行首先在周二(1月28日)上调了利率,此后,身处风暴中心的土耳其央行更是将利率水平一次性提高了多达425个基点,而周三当天又有南非央行跟进加息。

鉴于新兴市场出现的突发状况,许多投资者曾一度臆测美联储会因此而投鼠忌器并暂缓进一步缩减QE,但实际上这一猜测并未有效的凭据,因为美联储的政策制定完全是基于美国国内的经济状况而来的,在美国本国经济势头仍然良好,暂未受到发展中经济体所面临的这轮新的危机的冲击之下,美联储断然不会因为对某些第三世界国家的同情就置自身的政策信誉于不顾。

因此,在此次决议中,美联储暂时选择了无视新兴市场困局。美联储通讯社就在事后点评道:“美联储并不认为新兴市场动荡将为削减购债造成阻碍。”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