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基础知识)欧元区应让“日本式通缩”胎死腹中
原标题:(外汇基础知识)欧元区应让“日本式通缩”胎死腹中
近日,市场一直在谈论的一个话题是:欧洲央行或需放宽政策来抵御通缩。虽然德国财长朔伊布勒、欧洲央行科尔等高官纷纷表示欧元区不存在通缩迹象,但最新调查显示,分析师们仍认为,欧元区有15%的几率陷入通缩。
周四(3月13日)外媒公布周三(3月12日)进行的调查显示,对于欧洲央行认为没有通缩威胁、毋须采取进一步行动复苏就能生根的看法,不少分析师都抱持怀疑态度,他们表示需出台更多刺激举措。
欧洲央行在上周会议中并未降息,也未实施任何进一步的刺激措施,而表示经济循序复苏,暂毋须额外推力。
尽管该调查显示45位分析师中有27位支持那样的看法,但包括11名欧系银行分析师在内,有18位都表示不认同欧洲央行的态度,称该央行现在需采取更多行动支撑经济。
调查显示,分析师多预估未来两年欧元区通胀率将稳步上升,但也有15%的机率可能陷入通缩。
Scotiabank通缩策略师Frederic Pretet指出“这是不容忽视的风险。欧元进一步升值的话,将大大不利于成长复苏,并增加发生通缩的可能性”。Pretet预估有20%的机率陷入通缩。他表示欧洲央行上周应将存款利率降至负值,实际上等于对银行停泊于欧洲央行的现金收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主席拉加德本月说道,通缩的机率约有15-20%,这与路透调查的结果大致相仿。
调查中多数分析师称,直接量化宽松不是洽当的方式--不过央行采取此种措施的可能性也很低。不过调查中有略为多数的分析师建议央行,停止证券市场计划(SMP)下债券购买的冲销。许多人原本认为欧洲央行上次会议时会宣布停止的。
分析师还预期,2014年欧元区经济将成长1.1%,2015年则加速至成长1.4%。这与欧洲央行专家预测的今明两年分别成长1.2%和1.5%差不多。调查并显示,分析师预测今明两年通胀率分别为1.0%和1.4%,与欧洲央行预测的1.0%及1.3%也大抵一致。
欧元区应汲取的“日本通缩”教训
另有分析认为,欧元区应汲取的“日本通缩”教训。日本长年累月与通缩作斗争,向欧元区传递出一个讯息:物价哪怕只是微幅下跌,都要竭力避免。物价悄悄出现下跌苗头,进而导致巨大损失,最后局面将一发不可收拾。
由于需求疲软,欧元区通胀率低到只有0.8%发人警醒。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14年欧元区GDP将比潜在增长水平低2.5%,这比1998年日本经济1.5%的差距更大。而日本物价就是在那年开始下跌的。此外,就像当年亚洲金融危机导致日本出现通缩那样,如今的新兴市场震荡可能威胁欧元区的物价稳定。
生产率大幅提高导致的物价下跌幅度会比较温和,就像中国在2000年代初期遇到的那样。部分欧洲领导人认为目前欧洲出现的通胀下滑跟历史很相似。1998年时任日本央行总裁的速水优就犯了同样的错误,他因此疏忽了因为需求不足、企业降薪和消费不振而出现的物价下跌。日本年薪水平自1997年以来下降了12%,降幅要比劳动力减少幅度大得多。
日本企业也没得到好处。通缩推高资本实质成本,压缩了投资。预算因为退休员工不接受降低养老金而变得很紧张。1998年日本社保福利支出相当于GDP的比例为12%,2012年激增至20%。最后一点,在日本这样一个老龄化社会,哪怕是程度很小的通缩也会放大名义GDP的萎缩幅度,并降低国家的外交影响力。
日本央行不愿制定通胀率目标是个错误。不过,欧洲央行承诺将通胀率维持在“低于,但接近”2%的目标如果多年都达不到,恐怕也有损央行信誉。
接下来谈谈银行业。日本花了十年时间修复因为1990年初期资产泡沫破裂而遭到破坏的金融体系。欧元区修复金融体系也许需要五年时间。自由流动的信贷资金可以阻止通缩成为定局。
然而,如果物价真的下跌,欧元区做出回应的选择比日本更少。日本还能通过预算赤字减轻通缩的破坏力,因为日本政府公债总不缺乏买家。而欧元区已经因为主权债危机吃尽了苦头。所以欧洲央行将通缩威胁掐死在萌芽状态显得格外重要。